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学思维导图和知识点.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 9%生理盐水〕、刮、涂、盖、染、吸,%生理盐水主要是因为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的保护和支持作用,如果滴清水动物细胞会因为过度吸收而胀破;另外要注意的是盖盖玻片的方法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将盖玻片的一端接触水滴,然后缓缓放下,其目的是防止盖玻片下出现气泡;染色时要到达最正确效果应该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整个标本。
考点三细胞的构造和功能
1.细胞是生物体的根本组成单位和生命活动的功能单位。几乎一切生物体都由细胞构成的〔病毒除外〕。细胞的根本构造:细胞膜、细胞质〔有线粒体〕、细胞核三局部,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局部有〕。各局部的功能如下:〔要结合具体的情景问题理解〕。
细胞壁:保护和支持作用。
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部构造和控制物质进出的细胞作用。
细胞质:物质合成与分解的场所,可加速细胞的物质交换。
细胞核:近似圆球状,含有遗传物质,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
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场所,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
叶绿体:光合作用的产生,把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并释放能量。
液泡:含有细胞液,使植物体表现不同的颜色和味道。
2.生物体由小变大原因: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目〔注意: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分裂成体细胞时染色体复制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分裂成生殖细胞时染色体不复制因此减半〕。细胞的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
考点四生物体的构造层次
不同的生物体构造层次不同,有的没有细胞构造〔如病毒〕,有的由单细胞构成〔如变形虫〕,有的由多细胞构成〔如大型真菌〕,高等植物体的构造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个体;高等动物和热点构造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二者比拟可知:植物体没有动物体所具有的系统这个构造层次。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5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
思维图导航
- -
-
考点全解读
考点一光合作用
1.光合作用的探究实验是中考的一个高频考点,很多中考试题的实验都是从这里改编而来的,所以我们首先要弄清每一个实验。
〔1〕“讨论分析科学家们研究光合作用的过程〞中海尔蒙特的实验结论是不完全正确的。他只考虑土壤中物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没有考虑到空气中物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人们重复普利斯特利的实验时,实验控制的条件不同,实验结果就不会一样〔在黑暗条件下重复其实验,植物不仅不能进展光合作用,还会因为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更严重地污染了空气〕会加速小鼠的死亡;英格豪斯的实验构造说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和叶绿素;综合上述实验可以得出:二氧化碳和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淀粉等有机物和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2〕 “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检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这两个实验都具有一样的实验步骤:暗处理→光照→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其中的暗处理是为了消耗叶片中的淀粉,酒精脱色是为了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使叶片变成黄白色,淀粉遇碘变蓝可以鉴定植物是否进展了光合作用;前者对叶片进展不遮光和遮光处理和后者一套装置中放入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一套装置的放入等量的清水的目的都是为了形成对照,其变量分别是“光〞和“二氧化碳〞,前面设计了“有光〞和“无光〞这组对照实验,后面形成了“有二氧化碳〞和“无二氧化碳〞这组对照实验。前者的实验现象是不遮光的局部变蓝、遮光局部是黄白色,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后者的实验现象是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装置中的叶片加碘液后不变蓝,有清水的装置中的叶片加碘液后变蓝,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3〕“研究不同光谱成分对植物生活的影响“中我们要选取长出绿叶的幼苗〔可以进展光合作用〕,制作不同颜色的玻璃纸罩分别套在不同植株上,保证植物正常生长所需要的其它条件〔如水分、温度、矿物营养等〕,定时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学思维导图和知识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028423509
  • 文件大小13.38 MB
  • 时间2022-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