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恩讲座10-4-18
一、 概述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肉芽肿性炎症性肠病。
好发部位:回肠末端和邻近结肠最常累及
发病年龄:任何年龄,多在15-30岁
男女患病比例基本相近
得长期缓解,但对其疗效及安全
性尚需大量临床观察。
手术治疗:
手术后复发率高,故主要针对并发症,如完全性肠梗阻、瘘管与脓肿形成,急性肠穿孔或不能控止的大量出血等。
克罗恩病中医概况
一、中医概论
中医的两大特征: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临床根据不同的病情个体化治疗。“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克罗恩病在中医学中属于“泄泻”、“腹痛”、“肠澼”等范畴。早在《黄帝内经》等古典医籍中就有相关病症的详细记载。《素问·太阴阳明篇》“饮食不节,起居不时,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瞋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澼”;
二、克罗恩病中医病因病机
感受外邪:以湿为主。常夹寒、热等邪
饮食不节:饱食、肥甘、生冷、馊腐等
情志不畅:肝失疏泄,木横克土或脾虚木乘
久病体虚:脾胃虚弱或脾肾阳虚,运化无权
三、克罗恩病中医证型
据我们观察,CD患者绝大多数属“虚实夹杂”之证。
虚—脾胃虚弱或脾肾阳虚等
实—湿热内蕴、肝气郁结或气滞血瘀等
虚实两者互为因果,既可因虚致实,也可因实致虚,但最终皆表现为虚实夹杂之证。
四、中医治疗原则
从正、邪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扶正固本(温补脾肾、健脾益气等),另一方面祛除病邪(清热利湿、理气活血等),这样邪去正复,阴阳平和,疾病才能促愈。
正如《黄帝内经》中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所以不断地调和阴阳乃是我们的治疗大法,也只有这样,机体紊乱的免疫功能才能得以调整,各系统恢复平衡,才能恢复健康。
五、针灸治疗原理
人体的经络 “ 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 ” 。
针灸治病,就是根据经络与脏腑在生理病理上相互影响的机理来调节阴阳的偏盛偏衰,在腧穴部位或针或灸,或针灸并用,或补或泻,或补泻兼施,以 “ 通其经脉,调其血气 ,调和脏腑” ,从而平和阴阳,扶正祛邪,治疗疾病。
六、针灸临床经验介绍
我们自80年代始进行炎症性肠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开设结肠炎特色专科门诊,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我们在临床上选取附子、肉桂、木香、黄连、丹参、红花等中药研末制饼,针对克罗恩病“本虚标实”病机特点,根据不同证型选取某些特定穴位施以隔药饼灸并配合针刺治疗。对于以脾胃虚弱或脾肾阳虚为主证的轻、中度克罗恩病疗效显著,不仅能控制腹痛、腹泻等主症,而且对神疲乏力、贫血、厌食、体重减轻等全身性表现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现代康复》2000年第3期
《江西中医药》2019年第8期
七、克罗恩病的辨证论治
脾胃虚弱型:
采用隔药灸为主治疗以健脾益气,和胃化湿。
脾肾阳虚型:
采用隔药灸为主治疗以温补脾肾,固肠止泻。
肝郁脾虚型:
采用隔药灸加针刺治疗以疏肝健脾,和中止泄。
湿热内蕴型:
采用隔药灸配合针刺治疗以清热利湿,通腑导滞。
八、临床体会
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治疗,都应根据患者病情轻重或程
度不同采用合理的治疗手段。
对于处于缓解期或轻型CD患者,可单采用中医针灸疗法或服用水杨酸类等西药稳定病情;
对于急性期或中、重型CD患者,宜采用中西医结合(西医为主)治疗以尽快控制病情,尤其是对于急、重症患者,应首选西医以控制急性症状,待病情稳定后再配合中医针灸疗法。
九、针灸治疗克罗恩病作用
多年来我们观察发现,对轻、中型CD患者采用针灸治疗,短期内不仅能辅助西药控制其主要症状和并发症,减轻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的副作用;并且随着针灸疗程的延长和疗效的累积,可逐渐减少西药用量,甚至可替代西药治疗,从而从根本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十、克罗恩病的生活调摄
(一)四时节气更变的调护
春季:除用食物药物补阳之外,应注意防止风邪侵袭。初春需有防寒
措施,春末气候转暖,多做户外活动。
夏季:不要食凉,夜露,或湿地濡衣,但要通风降温;切勿恣食生冷
瓜果,或误食腐败食物,前者可导致脾阳被遏,运化失常;后
者伤食中毒,发生胃肠道疾病。
秋季:可用石斛或荸荠代茶,食白木耳、百合、萝卜等,达到生津润
肺止咳,少食辛辣之品,衣着不宜太厚,做好防蚊防蝇,以防
泄泻发生。
冬季:多食胡桃肉、红枣、阿胶之类补益精气,平时防寒保
克罗恩讲座10-4-18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