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浅谈方言与语言习得的关系
考生姓名:刘松民
准考证号:
指导教师:
所在院系:文学院
专 业:汉语语言文学
工作单位:洛宁县故县镇焦寺河小
学
论文提交日期:2014年11月6ashen的一家之言。比如,有“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之 父”美誉的Ellis,就曾明确地在关于语言习得的专著中提到,他使 用的语言习得的概念等同于语言学习(learning) o
至此,我希望说明的问题是:习得与学习的概念,对国外大多数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来说,是不加以区分的,除非涉及到Krashen的 理论,才会特别讨论这个问题。因此,当我们看到国际上有关研究文 章中提到“语言习得”这个用语时,我们知道,一般情况下实际上是 指一个人学习和掌握语言。而本文所指的语言习得正是指语言的学 习和掌握。
二、方言对语言习得的影响
前面已提到语言包括主体语言或母语,以及客体语言或外语, 方言对这两种语言的习得都有一定影响,现分析如下:
(一)方言对母语习得的影响
诚然,语言不仅是承载信息的工具,而且还是负载情感文化的纽 带。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常通过对方言的喜爱表现出来。乡音作为 个人归属的最明显的标志,带有浓重感情色彩,标志某人是某一群体 的成员。从文化历史的层面上看,方言作为当地民俗文化的载体,承 载着较为丰富的地方历史文化财富,方言是保存这些历史文化财富的 重要途径。人们往往通过方言来反映本民族本地区的历史文化,反过 来又通过体现本民族、本地区历史文化的一些文艺作品来显示自己 的方言的魅力,树立自己语言或方言的威信。
人自出生,来到这个世界开口说的第一句话必定是自己的方言, 母语的习得从方言开始。但是,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方 言繁杂,有着自己的特征,人们在交际中用不规范语言交谈极不方 便。而普通话是我国规范的现代民族共同语,是全国通用的语言。 普通话作为人类思维、交际的工具,具有基础作用。所以要大力推 广和普及普通话,推进语言的规范化、标准化,这是是保证社会协 调运转的必要条件。方言对于人们学习普通话大致有三大影响:
1、普通话辨音与发音能力受到影响
方言区人的听觉器官、发音器官已在掌握方言母语的过程中形 成了某种定势,儿童时代所具有的语音感知能力、发音能力已经朝 着方言的方向发挥了。他们成年后对方言母语的语音知觉就很敏感, 对标准普通话的语音知觉就很不敏感,往往感知不到普通话的正确 发音,普通话辨音能力受到影响。成熟后的发音器官的活动也已经 形成了习惯性定势,有时即使感知到普通话的正确发音,也难以改 变方言母语发音的习惯性定势,普通话语音发出能力也受到了影响。
2、 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受到影响
方言区人的普通话如果存在发音错误或缺陷,往往给人口齿不 清、说话含混的感觉,影响语言表达和交际。普通话有而方言没有 的词语和句型方言区人往往不熟悉,只能听懂却不能积极地表达出 来,方言有而普通话没有的词语和句型又不便翻译,只好放弃不用, 只能使用普通话和方言共有的词语和句型,以致词汇贫乏、句型单 调,语言表达能力大受影响。以方言为内部语言的人往往缺乏普通 话的语感,运用普通话交际时,还要经过一个内外部语言的转换过 程。由于多了一道翻译的手续,他们理解和表达普通话的敏捷度必 然会受到某种程度的影响,运用普通话交际时就没有运用方言交际 那样流利自如,因而显得有些笨嘴拙舌。
3、 心理上受到影响
方言区人对于方言母语有着难以割舍的认同心理,学习普通话 时,心理上会发生碰撞,暂时不适应时,会对学习普通话产生抵触 情绪,对普通话缺乏归附动机。另外,从语言学习心理角度来看, 成年人已过了最佳语言学习年龄,学习标准普通话会遇到更多的困 难,容易产生畏难心理。由于这些潜在的心理障碍,使得很多人只 满足于勉强应付低水平交际的地方普通话,不愿意努力学习标准的 普通话。
(二)方言对外语习得的影响
1、缓解学习者的文化紧张心理
人们总是对陌生的事务产生一种莫名的恐惧,学习者初次接触 一种语言,产生文化紧张心理是很正常的。而方言能够尽快帮助学生 熟悉并了解自己当前所处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以及当地的历史、地理 和风土人情,对缓解学习者的文化紧张心理是十分有益的。
2、缩短学习者的文化适应过程
文化具有排他性。一个从自己所熟悉的文化环境中突然进入一 个完全陌生的文化环境中的人,其对新文化的适应往往需要一个过程, 而方言能够帮助他们缩短这种文化适应的过程。
3、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每一种方言都有其特定的文化源流、特定的地域范围和特定的 使用人群。而方言能够使学习者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这个最有利 于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最终提高他们外语习得的速度 和成效。
4、容易对标准外语的学习产生
汉语语言文学专业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