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东部滨海片分区规划
(2015-2030)
宁波市规划局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1
第1条 规划背景 1
第2条 规划目的 1
第3条 规划原则 2
第4条 规划期限 2
第5条 规划范围 2
第二章 功能定位与发展规模 3
第6条 功能定位 3
第7条 发展目标 3
第8条 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 3
第三章 生态格局保护 4
第9条 生态格局总体框架 4
第10条 生态保护红线 4
第11条 绿道系统 5
第12条 岸线利用 5
第13条 滨海蓝带 6
第14条 大嵩江绿带 6
第四章 产业发展规划 7
第15条 产业发展定位 7
第16条 产业发展策略 7
第五章 城市建设用地规划 8
第17条 空间结构 8
第18条 中心体系 8
第19条 用地布局 8
第20条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9
第21条 工业、物流仓储用地规划 11
第22条 绿地规划 11
第23条 绿线 12
第六章 景观风貌规划 13
第24条 景观分区和控制 13
第七章 综合交通规划 14
第25条 交通发展目标和战略 14
第26条 对外交通规划 14
第27条 道路网规划 15
第28条 公共交通系统规划 15
第29条 停车系统规划 16
第八章 市政公用设施规划(略) 17
第九章 综合防灾规划 17
第30条 防涝(防洪)规划 17
第31条 河网水系规划 17
第32条 消防 19
第33条 抗震 19
第34条 地质灾害防治 19
第35条 人防 19
第十章 海绵城市规划 20
第36条 地块海绵城市建设管控及建设引导 20
第37条 道路海绵城市建设管控及建设引导 20
第十一章 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22
第38条 保护内容 22
第39条 紫线 22
第十二章 地下空间利用规划(略) 23
第十三章 村庄发展指引 23
第40条 村庄指引总体思路 23
第41条 村庄布局规划 23
第42条 村庄建设用地管控 24
总则
规划背景
东部滨海片地处海上丝绸之路与长江经济带的交汇处,紧邻亚太国际主航道要冲,是浙江对外开放的重要国际门户,拥有国家级保税港区、浙江省省级产业集聚区等国家、省市体制机制优势于一体,是宁波深入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实施港口经济圈战略的核心桥头堡区域。
2015年4月17日宁波市委常委会讨论通过《关于建设宁波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的工作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东部滨海片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01积极推进建设梅山新区是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之一,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宁波规划建设梅山新区。省“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支持宁波规划建设梅山新区,打造面向环太平洋经济圈的海上开放门户。
在刚结束的中国共产党宁波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也提出要举全市之力争创建设国家级梅山新区,将其打造成“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重要功能承载区、港口经济圈核心功能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门户、智能经济发展示范区和高端港航物流服务集聚区。
东部滨海片是梅山新区的组成部分,也是梅山新区的核心区所在,地位重要,意义重大。
规划目的
为了更好地促进东部滨海片生态环境可持续、城乡一体化发展、强化跨区域统筹、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彰显城市风貌特色,进一步落实城市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等上位规划要求,有效指导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和区域内村庄规划编制,特开展东部滨海片分区规划编制工作。
规划原则
生态优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区域协调,引导跨区域协同发展
城乡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
集约发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品质强化,塑造特色城市风貌
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同《宁波市东部滨海组团总体规划(2013-2030)》一致,规划期限至2030年,近期至2020年。
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包括北仑区的春晓、梅山、上阳、郭巨,鄞州区的瞻岐、咸祥、塘溪以及鄞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功能定位与发展规模
功能定位
东部滨海片整体功能定位为“宁波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
发展目标
东部滨海片的发展目标为集中实施国家战略核心功能区域,浙江区域经济“蓝色引擎”,宁波产业转型、实现城市蓝色梦想的品质新城。
未来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海洋科技高端资源集聚区,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海洋科技创新中心,宜居宜业的智慧生态新城区。
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
至2030年,东部滨海片规划城镇人口62万人,,人均109平方米。
生态格局保护
生态格局总体框架
东部滨海片处于象山港区域的入海口,是宁波城市海陆生态走廊上的重要节点,自然资源禀赋。规划区背山面海
宁波市东部滨海片分区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