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技术交底-结构堵漏.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苏州轨道交通工程
承包单位: 合同号:
项目监理机构: 编号:—
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
苏州市轨道交通4号线工程土建施工项目Ⅳ-TS-03标
交底部位
1号站、2号站
工序名称
结构堵漏
交底提要:严格按照技术交底要求施工
交底内容:
车站概况
1号站,起点里程右DK……,终点里程右DK……,车站南北向长……m,,建筑面积……m2,为地下两层岛式车站,单柱双跨(局部双柱三跨),采用明挖法(部分盖挖)施工。1号站车站主体纵向分为7段施工,设置有6道施工缝,其中3道为诱导缝兼施工缝。
2号站设计起点里程为右DK……,终点里程为右DK……,结构外包全长……m,,地下一层为站厅层,地下二层为站台层,内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箱型框架结构。地下车站(包括出入口通道)机电设备集中区段的防水等级为一级,风道、风井防水等级为二级。车站主体结构采用防水钢筋混凝土和全包柔性防水层组成双道防水防线,其中顶板采用聚氨酯防水涂料、侧墙采用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底板采用膨润土防水毯。
结构防水设计理念
本工程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结构防水设计应遵守“以防为主,刚柔结合,多道防线,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重点在于顶板和边墙的防水效果,以结构自防水为重点,施工缝、变形缝等接缝防水为重点,辅以附加防水层加强防水。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注:1、本表用于承包单位对作业班组的技术交底;
2、本表一式六份,交底后承包单位项目部三份、作业班组二份,报监理部一份备案。
1、顶板:采用单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采用80mm厚细石混凝土作保护层。
2、侧墙:侧墙采用高分子预铺式冷自粘防水卷材,。
3、底板:采用膨润土防水毯,采用50mm厚细石混凝土作保护层。
4、水平施工缝:镀锌止水钢板做主要防水,辅以防水层加强层作附加防水。
5、环向施工缝:以镀锌钢板止水带做主要防水,辅以防水层加强层作附加防水。
6、诱导缝:以背贴式止水带+钢边橡胶止水带做主要防水,辅以防水层加强层作附加防水。
7、变形缝:以外贴式止水带+钢边橡胶止水带+内装可卸式止水带做主要防水,辅以防水层加强层作附加防水。
本标段车站现状及渗漏形式
、车站现状
1号站及2号站主体结构已施工完毕(结构内部站台板、楼梯、轨顶风道正在施工)。
、漏点形式
根据详细勘察,目前的结构渗漏水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点渗,多出现在底板、侧墙有蜂窝麻面、结构预埋件的部位,有湿斑,点位置有白色盐渣。
2、面渗,多出现在侧墙施工缝部位,有蜂窝、麻面的部位,有明显湿斑,严重者有渗水现象。
3、线渗,这种现象较多,主要出现在底板腋角处、结构施工缝和诱导缝的位置,且以侧墙的竖向施工缝较为集中,大都有明显的线渗水,部分有水流,大面积有白色、暗黄色盐渍。
、渗漏水的原因分析
1、诱导缝是人为设置的结构薄弱点,由于结构的沉降形成不均匀变形,很容易在诱导缝产生开裂。
2、结构浇筑混凝土后,部分位置养护工作未跟上,水分挥发过快产生的裂缝。
3、施工缝、变形缝在施工中不慎造成止水带的破裂或止水带设置错位而造成的漏水。
4、结构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振捣不规范,

技术交底-结构堵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分享精品
  • 文件大小64 KB
  • 时间2017-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