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园湿地公园方案设计
目 录
.总论 1
1. 1项目概况 1
1. 2编制依据 1
3编制原则与编制范围 1
1. 3. 1编制原则 1
1. 3. 2编制范围 2
1. 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
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富的水系利用好,形成具有特色的水系,改善园区的生态环 境,使“水“成为促进生态园快速发展的因素。燕岭湿地15万吨尾 水深度处理后排入南畲朗排洪区西北端,补水口流至东部,流程约8 公里长,沿程难免会有一定的面源污染,同时枯水期排洪渠需补水量 大,为了保证南畲朗排渠南段水体的水质及排洪渠的水位要求,需从 东引河引水,但东引河水水质较差,无法满足排洪渠水体功能。下沙 湿地公园的垂直流湿地主要作用是处理引入的东引河水,经集中强化 处理后出水作为南畲朗渠景观用水补充,保证水系水位,并加强水体 流动,改善水体水质,形成良好的水生态系统。下沙湿地公园的表面 流景观湿地是生态园东部区域生态景观的亮点,同时具有进一步净化 水质作用。因而,下沙湿地工程建设势在必行。
下沙湿地公园是周边镇区发展的需要
**生态园位于**市北部,东江中下游南岸,东邻**石排、企石镇, 西邻茶山、寮步镇,南邻横沥、东坑镇,北临东江、与石龙岛隔江相 望。周边镇区的雨污水部分排入生态园。生态园的水系不是孤立的, 而是与周边镇区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建设下沙湿地公园,可以改 善周边镇区生态环境,进而统筹和集约六镇镇区各种发展资源,实现
土地的高效和高质的利用,促进周边镇区发展。
人工湿地污水资源化利用是**市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生态园下沙湿地公园应该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党的十六 大提出的生态文明,遵循“节能减排” “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 原则指导下的新型的、深度城市化发展模式的示范计划(项目)。实现 **市污水“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是建设**市“第三代新城”的 需要,对**市各镇区的进一步开发建设具有示范和指导意义。通过湿 地公园建设可以改善生态园及周边镇区生态环境,进而提升全市的生 态环境质量,为**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1. 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1. 1主要技术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处理规模
m3/d
30000
2
总占地面积
m2
185000
景观式设计
湿地面积
m2
107707
3
水力负荷
3000 / m2d
0. 279
4
运"数
d
365
5
劳动定员
人
25
经培训
6
总装机容量
KW
250
7
运行功率
KW
218
8
工程总投资
万元
9090. 32
9
运行费用
万元/年
10
吨水运行费用
元/ m3
处理规模与目标
1处理规模
本湿地公园的建设主要目的是集湿地污水资源化利用与生态景 观建设为一体的示范性公园。由于东引河的进水水质较差,需进行强 化前处理。下沙湿地公园规划用地68公顷,由污水一级处理系统(占 )、垂直流人工湿地()、表面流人工湿地(占 )组成。结合投资、规划用地面积的大小、出水指标的要 求及示范作用等多因素考虑,确定本工程污水资源化处理规模为 30000m3 / d,处理后作为南畲朗景观用水的补水。
2进出水设计指标
由于东引河流域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都纳入了东引河,造成了 东引河的严重污染。水质检测结果见表2-1。
表2—1**东引河河水水质指标
项目 COD BOD 溶解氧 氨氮 总磷
石油类
东引河水质
从上表可以看出,东引河水质已经严重受污染,氨氮和总磷很高, 水质指标数值只比城市生活污水略好一些。
本湿地污水净化后纳入南畲朗排渠,南畲朗排渠作为生态园内景 观水体,根据受纳水体功能、工程的示范性要求,同时考虑到目前该 排洪区水质也受到生活和工业污水的污染,水质发黑发臭,污染相当 严重,为避免南畲朗排渠水质进一步恶化,对本湿地公园处理后出水 水质目标提出较为严格的要求,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中的W类水质标准。
具体进出水水质指标见表2—2。
表2-2进出水水质设计指标表(mg / L)
指标
COD cr—
BOD5
NH3-N
TN
TP
设计进水水质
120
34
17
18
3
控制出水水质
<30
<6
<
<
<
预计出水水质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
生态园湿地公园方案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