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效应分析.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效应分析
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政策效应分析
【摘要】:在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
具体作用机制如图所示:

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作用机制 1
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三大货币政策,主要通过改变存款准备金率增加或减少银行可贷资金,从而增加或减少市场的货币供应量,当经济过热,市场流动性泛滥,物价水平较高,通货膨胀程度较高时,中央银行就会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于市场的货币供应的减少,从而减少消费支出,使经济降温。当经济低迷,通货紧缩,市场缺乏流动性时,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增加货币供应,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央行通过调节存款准备金率对金融市场进行调控,以此达到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保持衡的宏观调控目标。
存款准备金比率升降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预示图,中央银行调整准备金比率是公开的、家喻户晓的行动,存款准备金制度具有较强的告示效应,并立即影响各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头寸。因此,调整准备金比率实际上是中央银行的一种有效宣言;存款准备金制度有强制性。存款准备金比率一经调整,任何存款性金融机构都必须依法执行;另外存款准备金制度通过决定或改变货币乘数来影响货币供给,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巨大波动。因此存款准备金制度通常被认为货币政策的一剂“猛药”。
2、存款准备金制度国内外发展的比较
存款准备金在国内外发展的相同点
从历史上来看,存款准备金本来是为了保证支付的,加强资产的流动性,防止银行的倒闭的,但它却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副产品”,就是赋予了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职能,并最终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虽然各国社会经济环境不同,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具体内容也不完全相同,但根本动机都是一样的,并都逐步发展成“三大法宝”之一。
存款准备金在国内外发展的不同点
存款准备金制度在国外的发展
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国际银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新金融业务的开展,新金融产品的推出,商业银行调度资金变得越来越容易,很多创新型金融工具可避开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中央银行调整法定准备金比率对货币供给的作用将越来越小。另外,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控功能日益减弱。近年来,发达国家在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上日益偏重价格型指标,工具选择上也更倾向于价格型工具。因此,这些发达国家大幅度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甚至完全取消了存款准备金要求。西方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呈现逐步下调的趋势,存款准备金经历了由高到低,由低到无,由较多档次到较少档次的变化,存款准备金制度在货币政策中的地位在逐渐下降,其功能在趋向弱化。
存款准备金制度在国内的发展
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较,中国货币政策操作环境有根本区别:利率没有完全市场化。中国市场各方参与者的定价能力不强,需要中央银行加以引导。央行所规定的一定时期的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非常明确地向公众表明了货币市场利率的底线,对于防止利率过度“降调”具有其他工具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 、存款准备金政策在我国的实践应用
1、历年来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的调整及原因分析
阶段
时间
存款准备金率一般水平
调整原因
上调持平阶段 1985年-1998年3月
1984年
企业存款为20%;农村存款为25%;储蓄存款为40%。
集中资金以向专业银行发放再贷款、支持农副产品收购和为国家重点建设提供资金,强化结构调整。
1985年
统一为10%。
减轻商业银行负担,克服不利影响。
1987-1988年
10%-13%
由于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以紧缩银根,抑制通货膨胀。
下调阶段 1998年3月-2003年9月
1998年3月
8%
我国经济形势受到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宏观经济形势发生转折性的变化,需求不足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由通货膨胀变风险变为通货紧缩风险,国内市场疲软,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以促进经济增长。
1999年11月
6%
我国内需不足和通货紧缩的现象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日趋明显,为此央行进一步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下调至6%。
平稳上升阶段 2003年9月-2008年9月
2003年9月
7%
扩张性的政策造成了我国投资过热,宏观经济学出现了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货币供应量和信贷投放增长过快,物价上涨迅速等不利情况,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防止信贷总量增长过快。
2006年3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9%
我国投资增速仍在比较高位运行,产能释放过快导致供给过剩压力。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以加强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总量过快增

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效应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