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里的懒人生意:O2O解放“主妇” “主夫”
腾讯科技[微博]陶然 王冠2014年09月26日07:21
[摘要]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的普及,围绕社区这“最后一公里”,已经出 现了诸多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解决方式。涉及的服务品类包括家领域内也出现了不少模式更轻巧的公司。
一类是目前不断涌现的外卖餐饮品牌,这类小型创业团队一般只提供外卖送 货,由实体店完成餐点的加工制作。他们通过互联网吸弓I用户,收集订单甚至完 成支付。代表有:林爸爸的菜、叫个鸭子、挑食等。
除了直接送餐到门,还有一批创业者,针对有做饭需求以及想做但不会做的 用户,提供了更多的吃饭方案。代表有:青年菜君、爱大厨。
其中青年菜君是一个配送半成品食材的创业团队;爱大厨是一个直接按照用 户地理位置,派发厨师上门做饭的服务产品。
还有一类生鲜配送模式,更巧妙地利用了闲置资源。代表有爱鲜蜂——这 个团队主要利用社区便利店这一广泛资源,通过店主来完成最后一公里的配送。
社区电商也利用闲置资源完成了模式创新。他们通常选择与社区周边大型超 市合作,利用超市本身的仓储和供应链,再自行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配送。
目前社区001是该领域积累时间较长的一个团队,而京东刚刚上线内测的 〃京东快点”也试图采用类似模式,解决社区2小时以内的商品配送。
用社区信息和社交切入社区的互联网创业者为数众多。包括叮咚小区、云家 园、小区无忧等。
叮咚小区主要主打社区社交概念,以上海为核心点,侧重社区居民在线社交, 并引导建立线下联系或线下活动。主要服务内容包括:服务站、号码通、论坛、 邻居、对话等。
而云家园、小区无忧这一类平台以社区分类信息为主,连接社区周边的外卖、 超市外送、家政、水果配送、美容美发等生活服务,以提供信息为主。
解析:懒人生意的挑战在哪里
?
服务质量是社区O2O的核心,但社区服务的监管存在一些天然的难点。
餐饮等其他传统服务项目场景里,消赛和经营场所是统一的,经营者比较容 易监管店内人员的服务质量。社区内服务大多是服务人员上门,因此服务的监管 更难掌控,也就对经营者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看到不同类型的社区O2O 创业者,都把对服务的标准化作为第一要务。
家政行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对阿姨服务质量的监督,以及服务后的反馈 和培训,都是家政O2O绕不开的一个流程。这也是大多数需要上门服务的O2O
平台最重视的课题,社区电商类平台社区001 ,重点强调配送团队的服务质量, 甚至把这个群体对外统称为“雷锋”,强化其“重视服务”的形象。
线上和线下如何打通?
所有O2O解决方式,关键都在于打通线上线下。在这一过程中,首先要解 决系统和数据的对接。
面向用户端的平台,和提供服务或商品的线下实体点之间,如何打通系统, 是社区O2O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京东此前试水社区O2O,与便利店展开合作, 就曾困扰在系统实时库存对接的问题上。
社区类电商通常解决的是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时间要求上比一般电商更短, 通常在1-2小时。而实现快速配送的关键点在于:一是线下实时库存的反馈;二 是线上的调配能力,保证由距离用户最近的仓储出货。
中较低的情况。线上互联网公司 向下走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这个难题。譬如家政平台“云家政”,本身并不直 接管理阿姨或经营家政公司,而是试图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连接用户和家政公司的 需求,但由于大多数家政公司都不具备电子化的能力,云家政在前期必须为家政 公司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包括订单系统、支付系统等。
盈利模式清晰吗?
除了部分O2O创业团队采用对服务收取佣金的方式,多数社区O2O的试 水者都仍没有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根据《企鹅智酷》调查,用户在接触社区服 务时,最关心的问题仍然是收赛——这也导致目前服务提供方的收赛标准相对
较低。
一个解决路径是,通过〃高频一低客单价”的模式拉动客流,再通过高客单 价的低频需求完成商业化。譬如此前主打小时工保洁的e家洁已经上线新居拓 荒、空调维修等客单价更高的服务。背后的逻辑是,小时工的服务频次虽然很高, 但相对利润空间比较低,通过这样的覆盖建立品牌信任度,然后在此基础上,拓 展高利润服务。
这种盈利模式的探索,很像租车领域里快的和滴滴不约而同向商务租车转 型。
机会:社区O2O的未来之路
?
互联网在流量入口的争夺已成定局。随着消赛者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 普通商家对互联网接受程度的提高,这个互联网已经进入了新的卡位战——发 现每一个细分行业的机会,改造并融合。
从互联网公司的角度看,巨头们通过投资和并购,加速在O2O版图上的布 局;创业者也在努力寻找下一个有待改造的传统经济业
社区里的懒人生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