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学实验指导
由NordriDesign提供
光源的调节
观察不同的对象要使用不同强弱的光线,如观察无色的薄壁细胞、淀粉粒的层纹、细小的草酸钙晶体等需要较暗的光线;组织较厚的、有色的
氢氧化钾解离法
硝酸-铬酸离析法
氯酸钾法
氢氧化钾解离法:
适用于柔软的植物材料。将切割好的材料置于坩埚中,加5%氢氧化钾溶液适量,加热至用玻璃棒挤压能离散为止。如离析的材料稍硬,可用6%~10%氢氧化钾液加热使之离析,尚可更换一次试液。待材料能被轻压离散时,倾去碱液,用水洗至中性,即可取所需部位加稀甘油制片观察。用氢氧化钾溶液能逐渐除去细胞中的淀粉、蛋白质、油脂及色素,其作用较水合氯醛强,并能使细胞膨胀,若作用时间较长,能使纤维性组织解离,并可引起薄壁组织的破坏和变形。所以加热处理时间不宜太长。
硝酸-铬酸离析法:适用于木质化组织,如木材、根、茎、树皮等材料,将材料放入坩埚或试管中,加10%硝酸与10%铬酸的等量混合液,其量为材料的20倍,放置浸渍的时间,视材料的性质而异,一般为1-2日或更长的时间。也可以采用加温的办法来缩短浸渍时间,以材料用玻璃棒轻压,可以离散为度,然后用水洗至中性,即可制片观察。
硝酸和铬酸均为强氧化剂,解离速度较快,如解离柔软较嫩的材料,应注意掌握时间。经硝酸、铬酸解离的材料,草酸钙、碳酸钙结晶及淀粉粒、脂肪油等均已消失。
氯酸钾法:本法适用于坚硬的材料,如木类及某些坚硬的果皮、种皮等,将材料置坩埚或小烧杯中,加50%硝酸试液约5ml及氯酸钾粉少量,缓缓加热至沸,当气泡渐少时,再及时加入少量的硫酸钾,以维持气泡稳定产生(约15~20分钟),至材料能分离开时,倾去试液,加水洗涤数次,即可制片观察。采用此解离法制片需在通风处进行,以防氯气中毒。
2.显微测微尺的使用
显微测微尺是用来测量显微镜下所见物体长度、大小的标尺,包括载台测微尺和目镜测微尺。载台测微尺:为一特制的载玻片,在载玻片的中央封有 lmm长的小尺,精确分成10大格,每大格又分10小格,共100小格,每小格长度为 ,即l0μm标尺的外围有一小黑环,便于在显微镜下寻找标尺。载台测微尺并不直接用来测量显微镜下物体的长度和大小,而是用以校正目镜测微尺的。经过校正之后的目镜测微尺,方可用来测量显微镜下物体的大小。目镜测微尺为一直径约20mm的圆形玻片,玻片的中央部分具有一小尺,精确地分成50小格或100小格(图2—2)。使用目镜测微尺时,将目镜自镜筒中抽出,旋开镜片,将目镜测微尺的标尺正面向上,安放在目镜中部的隔板上,旋上镜片,放回原镜筒内,进行测量。由于目镜测微尺每小格的长度随显微镜放大的倍数而改变,故在使用前必须将各物镜头逐一用载台测微尺加以校正,以便确定在使用此显微镜时各组镜头下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
(1)目镜测微尺的校准:将载台测微尺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于高倍镜下将测微尺清晰地调整到视野的中央,将目镜测微尺放人目镜内(有的已将目镜测微尺固定在目镜内),适当移动载台测微尺,使二种尺子的刻度重合,找出二尺的重合刻度线,根据二条重合线问小格数的比值,计算目镜测微尺在高倍物镜下每小格的数值(μm)。如:目镜测微尺的77 小格(0→77)与载台测微尺的30小格(→)相重合则目镜测微尺在高倍镜下每小格为10μm×30÷77=/μm。一般需测试数次,取其平均值。如果接物镜和接目镜的放大倍数改变,目镜测微尺应重新校正。
(2)细微物体的测量:将欲测量物体封于载玻片上,于显微镜下用已校正的目镜测微尺测量其长度或直径为目镜测微尺的几小格,然后乘以每小格的微米数即得。如:高倍镜下测得薄荷腺鳞直径为24小格,即为 3.89μm×24=93μm。微细物体的测量,通常在高倍接物镜下测量,测定结果比较准确,但在测量较长的物体,如纤维、导管或非腺毛的长度时,则用低倍接物镜测量较好。
3.描绘器的使用及描绘图放大倍数的计算
描绘器是描绘显微镜下所见物体物像时所用的一种仪器,常见的有单独的描绘器和固定在目镜上的描绘器,描绘器(见图)由二个三棱镜A、B粘合在一起,A棱镜合面 PP,除中央部的小圆孔M外,均涂以水银,旁侧有一反射棱镜C,与垂直方向约呈75°角,其底面FF'上亦涂有水银。当载玻片上物体的物像经接物镜E、接目镜D及PP,平面上小孔M到达于眼时,同一双眼睛同时看到载物台的物体和图板上的铅笔、图纸,这样即可进行描绘。显微描绘器需配以绘图板。
显微描绘器使用时取下显微镜的接目镜,装上描绘器,如不是附属在目镜上的描绘器尚需加上目镜,调节
中药鉴定学实验指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