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礼仪,源远流长
第1页,共43页。
任务一
了解中华礼仪
任务二
了解礼仪的作用和原则
Contents Page
目录页
第2页,共43页。
第3页,共43页。
任务一
了解中华礼仪
解中华礼仪
三、中华古代礼仪
第15页,共43页。
日常礼仪
第16页,共43页。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孟子,是被后世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有一次,孟子的妻子在房间里休息,因为是独自一个人,便无所顾忌地将两腿叉开 坐着。孟子推门进来,看见妻子这样坐着,非常生气。原来,古人称这种双腿向前叉开 坐为箕踞,箕踞向人是很不礼貌的。孟子一声不吭就走出去,看到孟母,便说:“ 我要休 妻。” 孟母问他:“ 这是为什么?”孟子说:“ 她既不懂礼貌,又没有仪态。” 孟母又问: “那你是如何知道的呢?” 孟子便把刚才的一幕说给孟母听,孟母听后说:“ 那么,没礼貌的人应该是你,而 不是你的妻子。难道你忘了《礼记》上是怎么教人的?进屋前,要先问一下里面是谁; 上厅堂时,要高声说话;为避免看见别人的隐私,进房后,眼睛应向下看。你想想,卧 室是休息的地方,你不出声、不低头就闯了进去,已经先失了礼,怎么能责备别人没礼 貌呢?”一席话说得孟子心服口服,再也没有提休妻的事了。
上述事例体现了古人的哪些礼仪?这些礼仪可以用在现代社会吗?
第17页,共43页。
与古代礼仪相比,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现代礼仪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现代礼仪也是在古代礼仪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近年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大规模发展,人际交往日益频繁,各个行业的礼仪规范也划 分得更为精细,如个人日常礼仪、社交礼仪、校园礼仪、家庭礼仪、公共礼仪、餐饮礼仪、 商务礼仪等,我们将在后面具体学习。
了解中华礼仪
四、中华现代礼仪
第18页,共43页。
学习礼仪,要以尊重他人为起点。放低姿态,谦敬恭待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敬人不仅是礼貌的姿 态、礼仪性的表示,而是要发自内心地对他人恭敬。 如果没有发自内心的恭敬,礼节就成了虚套,就失去 了其本意。
了解中华礼仪
五、中华礼仪文化的特点
(一)敬
第19页,共43页。
雅是俗的反义词,就是举手投足间的优美与和谐, 有文雅、儒雅之意。
了解中华礼仪
五、中华礼仪文化的特点
(二)雅
第20页,共43页。
中华礼仪中的“静”,不只是静心、宁气,还有许多其他具体的表现。例如,讲话声音平和、 神态安详为静;行走、仪态中的不疾不徐为静;身心健康、内外和顺也为静。
了解中华礼仪
五、中华礼仪文化的特点
(三)静
第21页,共43页。
诚,就是诚信、讲信用的意思。《孟子》中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即为人真诚厚道,才符合天道、人道。
了解中华礼仪
五、中华礼仪文化的特点
(四)诚
第22页,共43页。
中华礼仪发源于西周,西周的礼制准确来说就是它的“礼乐制度”。西周的“乐”, 不只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单纯的音乐,它泛指雅乐,源于古代祭祀乐,是指一切仪礼音乐。
了解中华礼仪
五、中华礼仪文化的特点
(五)乐
第23页,共43页。
任务二
了解礼仪的作用和原则
第24页,共43页。
玉帛成干戈
春秋时期,齐国国君齐顷公在朝堂接见来自晋国、鲁国、卫国和曹国的使臣,各 国使臣都带来了墨玉、币帛等贵重礼品献给齐顷公。献礼的时候,齐顷公向下一看, 发现晋国的使臣是个独眼,鲁国的使臣是个秃头,卫国的使臣是个跛脚,而曹国的使 臣是个驼背,不禁暗自发笑:怎么四国的使臣都是有毛病的。 当晚,齐顷公见到自己的母亲萧夫人,便把白天看到的四个人当笑话说给萧夫人 听。萧夫人一听便乐了,执意要亲眼见识一下。正好第二天是齐顷公设宴招待各国使 臣的日子,于是便答应萧夫人,让萧夫人届时躲在帷帐的后面观看。第二天,当四国 使臣的车子一起到达,众人依次入厅时,萧夫人掀开帷帐向外望,一看到四个使臣便 忍不住大笑了起来,她的随从也个个笑得前仰后合。笑声惊动了众使臣,当他们弄明 白原来是齐顷公为了讨母亲开心而特意做了这样的安排时,个个怒不可遏,不辞而别。 四国使臣约定各自回国请兵伐齐,血洗在齐国所受的耻辱。四年后,四国联合起 来讨伐齐国,齐国不敌,大败,齐顷公只得讲和,这便是春秋时期著名的“鞌之战”。
第25页,共43页。
了解礼仪的作用和原则
一、礼仪的作用
礼仪能够帮助人们从仪容、仪表、举止、谈吐等各个方面塑造个人形象,使人们衣着整洁、谈吐得体,展现出良好的教 养和优雅的风度,进而给交往对象留下良好印象。
(一)塑造形象
第26页,共43页。
了解礼仪的作用和原则
一、礼仪的作用
礼仪能够帮助人们从仪容、仪表、举止、谈吐等
中华礼仪源远流长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