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蓝印花布装饰纹样的演变
[摘 要] 桐乡蓝印花布的装饰纹样是江南地区人们记录生活经验和表达审美意识的特殊语言,是传承江南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桐乡蓝印花布的装饰纹样风格细腻,内容丰富。在历代文化融合下,桐乡蓝印花布的装饰纹样桐乡蓝印花布装饰纹样的演变
[摘 要] 桐乡蓝印花布的装饰纹样是江南地区人们记录生活经验和表达审美意识的特殊语言,是传承江南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桐乡蓝印花布的装饰纹样风格细腻,内容丰富。在历代文化融合下,桐乡蓝印花布的装饰纹样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模样,既有继承传统的经典纹样,也有符合当代审美特征的纹样艺术。现通过分析桐乡蓝印花布的传统装饰纹样,阐述江南地区传统蓝印花布纹样的继承与发展的过程。
[关键词]传统;装饰纹样;演变
桐乡蓝印花布的图案经过千年历史浪潮的冲刷筛选,现在呈现在我们眼前的都是大众认可的纹样,堪称经典,这些极富有传统形式和传统特征的纹样清新秀丽,个中所留存的历史文化信息十分丰富。这些传承下来的装饰纹样,历经从简单的动植物到寓意丰富的装饰纹样的过程,又在20世纪现代思潮和现代工艺美术影响下产生变异。
一、吉祥寓意的传统纹样
中国传统的伦理观和审美观是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它们之间存在着矛盾、冲突,但又是和谐统一的,后者更受前者的影响,巧妙地应用汉字组合、神话传说、动植物、天文现象等,用谐音、比喻、暗喻的方式,糅合到印染图案中去,这正是桐乡蓝印花布最具特色和魅力的地方。简单的一个花纹、一组图案就言简意赅地把自然的“天人关系”,社会人际的“善美关系”“理情关系”表露无遗。
唐代的传统染色服饰纹样中,就有很多花草植物纹样出现,尤以牡丹和大朵团花最为典型。初唐时期龙凤和植物花纹使用较多,常见的有折枝花与串枝花;盛唐的印染装饰纹样受到丝路文明影响,装饰图案在与周边国家交往中得到了空前发展。中唐后,装饰花纹更富于图案化,以双鱼、对凤等组成团花图案,至晚唐时期演变成双凤图案。
用吉祥的文字和语句作为工艺装饰。早在两汉就已经流行。如“昌乐”“如意”“延年益寿”等,做成吉祥寓意象征性图案,却是从两宋开始兴起的。宋元时期的龙、凤、麒麟等图案被赋予了吉祥的寓意。在“道法自然”观念的影响下,强调造型和装饰应本于大自然之象。
二、吉祥纹样影响下的桐乡蓝印花布装饰纹样
明清时期的桐乡蓝印花布装饰纹样受到民俗文化、宗教信仰、历史文化传承等因素的影响,蓝印花布的基本装饰纹样种类繁多,到清代晚期和民国初期,装饰纹样多以各种物品名称的谐音拼凑成吉祥语。形式上多样化,吉祥图案的组合变化也逐渐丰富。桐乡蓝印花布纹样善用谐音和隐喻的手法表现某种吉祥的含义。许多花草禽兽,都被赋予各种不同的吉祥寓意。如:萱草宜男,石榴多子,麒麟含仁带义,鹤表父子之道,鸳鸯寓夫妻之情,鸡有五德,凤具九苞,龙不但是统治者的象征,而且被认为是许多吉祥的综合表征,龙凤呈祥是最具代表性的吉祥图案。在桐乡蓝印花布纹样中有驾祥云腾飞的龙,有龙与凤的组合等,到了清末表现手法更是多元化呈现,在被面、包袱皮、方巾等诸多载体上多有出现,“龙凤呈祥”指吉祥喜庆的装饰,用以婚嫁场合。
清代江南文人画艺术对桐乡蓝印花布装饰图案的影响也较为深刻,相对于中国其他地区的蓝印花布而言,桐乡蓝印花布装饰纹样风格更为细腻精
桐乡蓝印花布装饰纹样的演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