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我的一本好书
“当责”-读后感
当责(accountability)不只是负责,是要达成「自己许诺的事」,为最终成就负起完全责任,就算有不可抗力的意外,也不能摆出「我责任已尽」的态度,仍旧要说明原因、们要时刻警惕自己的行为,不要让自己的「没有当责」影响自己的生存,进而影响公司的生存。
说到这里,我想到了“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先生年青时卖米的故事,这个故事充分展现了王永庆先生对客户怀有高度责任感的当责态度:他主动将米中的杂物淘捡洁净、按客户需要送米上门、记录客户家庭人数和购米量、刷洗米缸、从头摆放新旧大米,,在当时市场背景下,就算他不这么做,客户也会接受,他也能赚到钱,但他却做得更多更仔细,做得更好。王永庆用对自己近乎于苛刻的要求去满
足客户已经存在和潜在的需要。正是他这种当责的态度,在整个商业过程中凝集成一种优异的当责公司文化,构筑起自己商业帝国的坚不可摧的基础。
王永庆先生的做法,很好的解说了“当责(Accountability)”这个词的内涵:这个词是相关于“负责(Responsibility)”而提出的。过去人们强调责任时老是提到“负责”,要担负起责任,这个是一个基本职业修养。而“当责”二字,顾名思义就是以主动担当、见义勇为的态度对待事情,全面负责,可靠交托。如果说“负责”是100%的付出,那么“当责”则是120%的付出。
这种当责的态度,与公司所倡导的奋发图强有相像的内涵。它要求我们在日
常的工作中,不只是是按照领导的交代去履行一项任务,而且要想方设法达成,有
优异的交托;不只是是为达成工作而工作,更要考虑工作对客户、对组织的价值。
当责可以带来什么?做一个简单的数学计算:如果一个人对待工作的责任心是50%,
;如果一个人的责任心是80%,
慢慢趋近于0,只是时间不同;如果一个人100%的负责,1的N次方永远是1。但只
要责任心大于100%,哪怕是一点点,。不言自
喻,以当责之心对待工作,认仔细真的做好每件事,并且不断地想到改良、优化,
交托更优异的业绩,可以带来不断地进步,并使这种进步进入良性循环。不论“”
的“X”是多少,只需它在不断地增加,那么一定可以取得成绩。
在现在金融危机之中,随着整个经济的萎缩,面对任何一个项目,所有的同行
都是刺刀见红,血拼到底。生死生死之实际,公司拼完价钱之后,拼的是公司的信
誉,拼的是顾客忠诚度,简而言之拼的就是公司文化。当责公司文化强调人人当责,
只有从公司董事到中层管理到每位职工都有当责的态度。公司上下才能抱成一团,
众志成城,一致对外。才能为市场提供优质的产品,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这样
我们的公司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不断的发展下去。只有当责者,才能在任何工
作岗位都勤奋扎实的工作,不断的提升自我,成长为公司业务骨干。因此,
影响我一本好书“当责读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