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尉的博客
盘整背驰的精拟定义和三种扩展应用
盘整背驰,开始缠师解说的时候,是持续三段走势,例如上下上,前后两个上之间的比较,换句话说,盘整背驰的级别是目前走势的次级别。而其后,在实际操作中,又给出了一系列盘整背驰的扩展应用,我空,后续观测量能能否跟上选择下一步的应对,这就是个股操作上的此外一回事了。
这个中枢上移的雏形其实还是在盘整背驰段的保证之下,但是我想用“非同一般”来形容,这也是我下午盘中接回筹码的最重要因素,固然昨天下午接回的上午已经卖出,这也是从风控的角度做的超短线而已,下午接回就是顺应形势的此外一种应对了。至于为什么“非同一般”,各位可以自己思考。
那么,明后天就非常核心,目前无法判断大盘的中枢上移会延续还是夭折,只有走一步看一步,特别关注量能的变化,盘中及时调节方略(持有、加仓或逃跑),这才是实战中最对的和客观的态度。
图解盘整背驰三大应用之二和之三(最新版)
第一篇文章是精髓中的精髓,其价值在于可以解决所有复杂的盘整走势,而盘整特别是在非同级别分解视角下中枢扩张的盘整是走势中最常用也最难解决的,而趋势的第二个中枢也可以作为盘整来解决,因此如果解决好了盘整,基本上这市场就没什么神秘的了。故而第一篇文章是乾坤大挪移第九重的功夫,但仅仅是理论上的第九重,实际操作要想达到第九重的功夫固然不是看懂理论这样简朴,和人性也有关系。
站在理论分析的角度,盘整背驰三大应用之一就是井论,沉迷于井论的人其局限性非常大,因素就在于市场不也许总是浮现所谓“井”的形态,而三大应用之二和之三结合起来,可以解决所有复杂的走势,其合用性和合用范畴远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和其三的“井论”。不多说,见下图:
假设每个转折都是线段,级别1F。2-11扩展成5F中枢,1-2力度最大,11-12力度不小于7-8、9-10,13高于2和10。可以有如下分析:
1、7-12无井,盘背应用一即井论无法判断12后的回调,然而根据应用三,2-11扩展成5F中枢,11-12同1-2比较盘背,其后必然回拉;当走到14时,9-14无井,盘背应用一即井论仍然无法判断,而站在应用三的角度,11-14已经走出三段,形成1F走势,仍然可以同1-2比较盘背,其后必然回拉中枢2-11.
2、盘背应用二的核心就是中枢两端的反向走势的比较,只要后一段力度不不小于前一段,必然回拉中枢,但不保证回到中枢内。以上图为例,2-11作为5F中枢,从12开始,所有向下的离开走势,级别为1F和1F如下的都可以和1-2比较。例如,12-13力度不不小于1-2,必然回拉;12-15走出三段也就是形成了1F走势,再同1-2比较,只要力度不不小于1-2必然回拉,背面的过程就不难理解,只要从12开始向下的走势扩张成5F走势之前,例如12-23力度不不小于1-2,必然从23开始回拉中枢2-11,但不保证一定回去,可以形成三卖。
3、实际操作中要警惕12开始的走势跌出1F趋势的也许,但就算跌出来例如12-23,只要力度不不小于1-2,仍然会回拉中枢2-11,但不保证回到中枢内;当12开始的向下走势力度超过1-2时,再回拉,从23开始向上的回拉大概率形成中枢2-11的三卖。
这种走势在实际中常常发生(近来的大盘1F走势可以用类似的措施来判断),看似很复杂,并且无法应用“井”也就是盘背扩展应用之一,但只要精通二和三,有什么难的?看走势如看掌纹。后来至少在本人的地盘,不要把局限性非常大的“井论”当个宝贝了,而事实上所谓井论也就是本人总结归纳的盘整背驰应用之一罢了,实在太简朴,会用这个只能算初中水准。而掌握之二之三并综合运用,才是大学毕业了。至于硕博水平,则需要实战锻炼。
必须强调的是,1F上诸多时候操作性有限,波及到线段当下结束点判断的问题,没有必然把握,因此实际操作必须结合各级别和基本面等综合分析并结合自己的交易系统来当下操作。
附1:有关盘背二,有位提到不理解这个理论的意义。可以换个图形来想,当13大幅下跌跌破2-11中枢下沿的时候,12-13与1-2相比盘背,会回拉中枢2-11,就是这个意思。上面的图是12-13没有跌破2-11中枢下沿的,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方向。
不理解的见下图:
12-13与1-2盘背,导致其后对中枢2-11有个回拉的作用,但不保证一定拉回去,更多的是站在宏观角度培养大局观对走势有个全面的预判。这个理论的意义在于反向的盘背比较,考察对中枢的反向回拉预判。实际操作如何灵活运用就看个人功力了。
教科书般的典型——实盘解说盘背三大应用之二和之三
近来的大盘1F如下图:
一、 ,2-11扩展成5F中枢,根据盘背扩展
大尉解缠论盘整背驰用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