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赏识教育初探
李小燕 摘 要:赏识教育是让所有的孩子快乐成长的教育。小学教师要正确认识赏识教育的内涵及意义,树立赏识意识,要以爱心、宽容心、耐心去教育孩子,并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讲究赏识的艺术性。孩子在教师的尊重、信任、赞赏、激小学赏识教育初探
李小燕 摘 要:赏识教育是让所有的孩子快乐成长的教育。小学教师要正确认识赏识教育的内涵及意义,树立赏识意识,要以爱心、宽容心、耐心去教育孩子,并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讲究赏识的艺术性。孩子在教师的尊重、信任、赞赏、激励下,获得信心,产生成就感和自豪感,从而不断进取,身心获得较好的自我发展。
关键词:赏识教育;爱心;艺术性
一、赏识教育的内涵、意义
“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教育;赏识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和生命力的教育;赏识教育是让所有的孩子快乐成长的教
育。”当代赏识教育的倡导者周弘这样阐述。赏识教育的特点就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良性循环,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健康成长。
二、赏识教育中的“困惑”
许多一线的老师面对“赏识教育”,心里却充满困惑:“当你面对四五十个学生时,这个学生上课乱动,那个也不听话,你气得血都快吐出来了,还谈什么赏识。”而有的老师也谈了他们的看法:“当今的孩子是表扬不得的,你不表扬还好,他还照你的话去做,一表扬就翘尾巴。”……是呀,在繁琐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正确实施赏识教育呢?
三、正确实施赏识教育
(一)教师要树立赏识意识
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教师是教育的主要实施者。要实施赏识教育,教师首先要树立赏识意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其次教师要具备“三心”:爱心、宽容心与耐心。因为儿童得到人际关系中的如温暖、热爱、同情、关心、尊敬等方面的关怀对其自我概念的形成十分重要。这里包涵了教师对学生无条件的爱和对学生高度的宽容。我曾经教过这样一个学生,上课坐不住,小小年龄脾气却非常暴躁,老师说他,他会强词夺理,甚至会摔东西。一个学期下来,他就已经成为我们年段的“风云人物”。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我首先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爱之情。课堂上我常有意识地提问他,当他回答正确时,我及时表扬他;他的朗读不错,我就请他当小老师带领全班同学进行朗读训练;课下,我会走到他身边与他聊聊生活中的趣事。当然有时他控制不住自己,做些小动作,我就“睁只眼闭只眼”,不去责骂他、训斥他,因为那样做只会引起他对老师的反感,诱发逆反心理。在我耐心的教导下,他慢慢地融入了新的班集体,懂得了要尊敬老师,与每个同学也能够和谐相处了。
(二)赏识要讲究艺术性
当学生取得好成绩时,往往会把激动、喜悦的心情毫无保留地流露出来。而我们经常听到的却是这样的话:“这次考得好不等于以后考得好。”“虽然这次取得了进步,但离更高的目标还差得远
呢。”这种教育方法事实上造成了学生的压抑情绪。若改成:“祝贺你这次取得了好成绩,按这样的发展趋势,你的目标马上就能实
现。”效果就不一样。这不仅能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起到更好的鼓励作用。因此在教育中我们教师要多用肯定性语言和鼓励性语言。
对学生的赏识有时只在口头上是不够的,还可以通过行动来让学生感受,这
小学赏识教育初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