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利润五年增长20倍.doc经济发展:利润五年增长20倍
编者按:
作为“共和国长子”的中核集团,履行社会责任既是与共和国命运息息相关的产业属性决定的,也是其自身积极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壮大自身实力的必然结果。
经济责任,是企业立足的根本和基础,中核集团用5年增加20倍利润的骄人业绩,诠释了“企业必须把经济效益放在重要位置上”的企业经营理念;核电,是清洁、安全、环保的新能源,中核集团建成了浙江秦山等三大核电基地,完成了我国核电的成功起步和示范;在核燃料循环领域,中核集团承担着核燃料专营保障的重要责任和使命;在核科技自主创新方面,中核集团在核反应堆、加速器等诸多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在和谐集团建设方面,中核集团努力建设成为制度健全、管理规范、技术领先、竞争有序、产业协调、效益突出、职工富裕、人尽其才、融洽相处的和谐型企业。
中核集团社会责任实践的几大方面,分别体现了企业的经济责任、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体现了中核集团对国家、社会、合作伙伴和员工等利益相关方需求的关注和回应。中核集团的实践表明,企业运用自身专业优势解决社会、环境、员工等方面问题,使得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经济效益也得到同步提升,即企业的责任竞争力得到了加强。中核的责任竞争力,通过自身专业优势(科技创新),用以下路径得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产品和服务(核电)、循环经济(核燃料循环)、关爱员工(和谐集团)等,最终实现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中核集团的社会责任实践表明,责任重于一切,责任成就一切。
2004年3月12日,中核集团总经理康日新首次代表中核集团与国资委主任李荣融签订了2004年度经营业绩责任书。康日新要求“各有关部门领导要始终牢记我们是企业,企业就要把经济放在重要的位置上。除国防的需要外,一切活动必须有经济效益”。
长期以来,由于国家战略的整体考虑和行业的特殊性,经济效益并非核工业的工作重点,而是以完成国家下达的有关任务为目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核集团成立以来,核工业人转变观念,立足自主,实行政企分开、转换机制、调整结构、突出主业,融入市场经济,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经济发展的跨越。
突出主业,彻底甩掉核工业贫穷帽子
1990年,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全行业亏损5800万元。
1999年,在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基础上组建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那一年,。
中核集团面临着必须尽快扭转核工业长达10多年亏损局面的艰巨任务。
中核集团组建后,进行了大幅度的产业结构调整,付出巨大努力。通过调整,核军工、核电、核燃料、核技术应用几大主导产业更加突出,队伍更加精干。
紧紧抓住中国核工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经过核工业人的艰难努力,,,,彻底扭转了核工业持续十多年的亏损局面,集团公司经济发展开始走上良性轨道。
业绩大增,连续获得中央企业考核A级
从2004年开始,随着国家对核工业发展做出新的战略决策,特别是随着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出台,中核集团经济效益开始飞速增长, 出色地完成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任务,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了力量。
2005年,全集团盈利达到11亿元。
2
经济发展:利润五年增长20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