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
碰撞实验
[目的]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了解非完全弹性碰撞与完全非弹性碰撞的特点。
[仪器和用具]
气垫导轨全套(L-QG-T-2000/)(导轨,气源,大滑块,小滑块,尼龙粘胶带,碰撞弹簧;,1A
在B门测出的速度v和v,都和碰撞前后瞬间相应的速度有些差异,减少差异的办法之一,是尽
1B2B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v
可能缩短碰撞点到测速光电门间的距离。办法之二是进行速度修正,因为滑块在“调平”气轨上运
动时仍然有加速度,可参照图12-2测出三个加速度,对相应的速度进行修正,图中滑块位置为相碰
前瞬间的位置,CD为此时二滑块挡光片中点的位置,AB为实验时光电门的正常位置。
B
C
图12-2
(1)AC间距离为s,将B门移至C,测出滑块1在AC间的加速度a10,则1010
v=丫v2+2as(v是滑块1通过A门的速度).
10人1A10101A
⑵CB间距离为s,将光电门置于C、B处,测出滑块1在CB间的加速度a,则11
v=、广2-2as(v是滑块1通过B门的速度).
1B111B
(3)DB间距离为s,将光电门置于DB处,测出滑块2在DB间的加速度a,则
212
v=pv2-2as(v是滑块2通过B门的速度).
2B222B
完全非弹性碰撞
此时e=0,将滑块2置于光电门AB间,而且v二0,滑块1以速度v去撞滑块2,碰撞后
2010
两滑块粘在一起以同一速度v2运动。为了实现此类碰撞,要在二骨块的碰撞弹簧上加上尼龙胶带。
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为:
mv=(m+m)v(12-6)
110122
动能变化为:
11
AE=—(m+m)v2-mv2(12-7)
k21222110
实际实验时,由于滑块运动受到一定的阻力,又由于导轨会有少许的弯曲,在A门测出的速度v,
1A
在B门测出的速度v和v,都和碰撞前后瞬间相应的速度有些差异,减少差异的办法之一,是尽
1B2B
可能缩短碰撞点到测速光电门间的距离。办法之二是进行速度修正。可参照图12-3测出两个加速度,对相应的速度进行修正,图中滑块位置为相碰前瞬间的位置,CD为此时二滑块挡光片中点的位置,AB为实验时光电门的正常位置。
AEB
aa
10K3►
打口5口口a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v
d12Q
图12-3
(1)AE间距离为s,将B门移至E,测出滑块1在AC间的加速度a,则
1010
v=\:v2+2as(v是滑块1通过A门的速度).
101A10101A
(2)EB间距离为s,将光电门置于E、B处,测出滑块1、2在EB间的加速度a,则
23
v=v=”v2-2as(v是滑块1、2通过B门的速度).
121B321B
或v=v=:v2-2as(v是滑块1、2通过B门的速度).
12v2B322B
[实验内容、步骤]
接上气源及电脑计时器电源线,打开电源开关。
用纱布沾少许酒精擦拭轨面(在供气时)和滑块表面,用薄纸片小条检查气孔有否堵塞。
检查计时系统
(1)选择计时S功能并调到cm/s档;调节光电门的螺丝,便光电门与导轨垂直;来回滑动
2
滑块,看是否能顺畅通过两
实验 三.碰撞实验(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