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美育概论
新闻传播学院
柴焰
为什么要学习美育?
俄罗斯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
这位著名教育家干脆把美育称之为“心灵的体操”。他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
中国古人讲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和“知书达理”,也是强调审美修养对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
英国人洛克说的:“在缺乏教养的人身上,勇敢就会成为粗暴,学识就会成为迂腐,机智就会成为逗趣,质朴就会成为粗鲁,温厚就会成为谄媚。”
天地之间,存在正邪二气,“清明灵秀,天地之正气,仁者之所秉也;残忍乖僻,天地之邪气,恶者之所秉也”。——《红楼梦》
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
愚蠢最能销毁最漂亮的脸蛋,而思想使一张平凡的面孔熠熠生辉。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当中,美从来没有缺席过;在先进过。这又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美究竟在扮演什么角色?《天下》杂志给美下了一个有趣的定义,说:“美是看不见的竞争力。”“看不见”这几个字非常有趣。如果是墙上的一张画,它其实是看得见的;如果是音乐会里的音乐,它其实是可以听到的,是可以感觉到的。我想,这个“看不见”也许是触碰到我自己了…………
其实人类永远在他要证明的东西和他要相信的东西之间存活。美可能是一种信仰,它跟灵魂一样,到现在都没有办法被完全证明,可是它存在与否对人类的文明有非常大的影响。像达•芬奇这样一个追求极度精密的科学家,他最后还是要问灵魂到底在哪里。
在老电影里看到居里夫人在研究化学元素镭,一次一次地做实验。你会感觉到每一次失败,其实都使她相信,镭元素一定在那里,她要试出来。不知道为什么老记得她在镭元素快要出现时那一瞬间的美,而不是出现之后的。她脸上不断释放出来的是内在的创造力和内在的潜能,是永不放弃的坚韧。
今天西方非常多的先进国家对美很重视,相信美是一个重要的、有生命力的、开拓的部分。回到最本质的问题,美不一定仅仅是跟艺术有关。我们在看一朵花时,觉得它是美的,很少会觉得它不美。这种美在现实的功利层面上没有任何目的跟意义,但是它好像变成了一个征兆,让你觉得有一种生气和活力。我跟很多朋友提过,许许多多古老的文明,作为生命或者美的第一个象征,常常都是花。
每年四五月的时候,漫山遍野的油桐花开放,白色花瓣掉了一地。好几次带学生走过那条路,所有人都会绕开,不肯踩花。看到学生绕开,会觉得很快乐。他知道那是一朵花,花掉下来很漂亮,也很干净,他不忍心去踩。其实不是因为语言,也不是因为文字,就是因为他觉得不忍。
常常会珍惜教育里这部分东西,而这部分东西不知道多少年后才会发生作用,而不是在此时此刻。它也不是考试和学分所能衡量的。可是有时候,我们没有耐心去感受这会是一个竞争力。可能等到某个时刻,当我们觉得生命不可以糜烂、不可以肮脏、不可以堕落、不可以腐败、不可以低级趣味,而能够把生命变成一个比较崇高的状态的时候,大概就相当于对待那一朵不忍踩踏的花。
什么是美育?
美育是运用人类社会实践所创造的一切美的成果对人自身进行美化的教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
它是以生动直观的形象为手段,以激发情感,陶治性灵,培养情操,追求理想为特征,港移默化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形式。也就是说,在美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鉴赏包括艺术在内的各种审美对象,运用各种审美方式来熏染感化人,升华人的情感,陶冶人的情操,纯净人的灵魂,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完善人格,丰富人的本质,以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大学美育概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