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梁预制施工技术
收录于合集
本文适用于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箱梁的工序作业。
进行箱梁生产前应满足作业的施工条件,包括场地、人员、机械等要求。
技术准备
机构设置:设关图纸由技术部下发,其误差为±2mm。在有整平机的情况下,还需在调整侧模反拱后则还需调整整平机轨道的反拱,其反拱值同根据箱梁相关图纸由技术部下发,其误差为±2mm
(2)侧模安装
①模板安装前检查外观有无损伤部位,配件是否齐全,板面是否平整、光洁、有无凹凸变形及余黏浆。
②侧模立柱支撑在制梁台座旁侧刚性基础上,侧模底部用拉杆、螺栓与底模固定,上部用工字钢组成的平台拉结,平台既作为桥面连接系又兼作施工平台。
③首次安装侧模时,先让侧模与底模接触,利用千斤顶和龙门吊调整侧模高度,用螺栓将侧模与底模连接成一个整体并将连接处焊接固定,防止错台。
④用水平尺、线锤等工具初步调平找正,以后每次制梁前都需进行检查和复测。
⑤确认模型清理干净,将开合接缝处焊接密实,并用铰磨机打磨平整;喷涂脱模剂(翼缘板处在桥面钢筋吊装之前再喷),对连接部分和转角部分要认真涂刷。
⑥通风孔采用预埋PVC管或抽拔钢管成孔,。
⑦侧模拼装后接缝处错台小于1mm。
(3)侧模检查
每次移完梁后,都须对侧模进行表3所列项目的检查,以确认侧模是否损伤或变形。
每次制梁前都必须检查和调整侧模及整平机轨道预设反拱值和预留压缩量使之达到允许误差内。
(5)侧模的调整、维修。
侧模检查完毕,对不符合要求的部位进行调整,调整完毕,对调整部位进行复验。
侧模须定期维修保养。对偏差较大的部位及偏差有加大趋势部位,及时调整维修。
内模、端模的安装和拆除
(1)内模安装
① 新制内模必须经验收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以便消除模板连接端面、底部有无碰撞而造成不符合使用要求的缺陷和变形,模板焊缝有无开裂破损,否则及时整修合格。
② 一般内模为液压分段拼装式结构,采用卷扬机拖移安装内模。
③ 安装前先检查模板是否清理干净,是否涂刷了脱模剂。内模在专门的内模检修台座上拼装。
④ 梁体底腹板钢筋骨架绑扎好吊装就位后,开始吊装内模。内模安装在内模凳子上部托架上,在内模拼装时依靠油缸的驱动使模板张开和收缩,其张开状态的外形尺寸与箱梁的孔洞尺寸吻合;将张开到位的内模用龙门吊吊入绑扎好的底腹板钢筋制梁台座,在底腹板钢筋上部越半米出悬空,通过内模上两端部中心点放下的铅垂线与底模中心线对位,确认内模的准确位置,固定好内模,内模拼装完毕后检查腹板的厚度,不可因模板偏向一侧而使腹板的厚度改变。
⑤ 保证油缸同步的措施:液压系统采用一个电机带4个齿轮泵,分别采用油管连至4个油缸,每个泵仅负责一个油缸,依靠定量泵油来控制油缸同步。
⑥ 内模安装过程中要采取措施避免模板直接撞击梁体钢筋,以免钢筋骨架串位,影响保护层厚度及孔道坐标尺寸。
⑦内模安装完后,检查各部位尺寸。
⑧内模安装技术要求:
内模的整体拼装尺寸必须保证梁体的外形尺寸,其单件制造误差满足总体拼装后尺寸误差。内模拼装成整体后各部尺寸的误差须符合下列规定:
a、内模全长±10mm,全宽+5,0mm,全高±5mm;
b、内模拼缝错台小于2mm,不平整度用1m长靠尺量测小于2mm;
(2)端模安装
① 端模板进场后对其进行全面的检查,保证其预留孔偏离设计位置不大于3mm。端模安装完成后,橡胶管与锚穴喇叭口间插入锲型橡胶片堵浆。
② 端模安装前先将锚垫板安装在端模上,并核对其规格和位置后紧固,锚垫板与端模要密贴,将锚垫板上的压浆孔用海绵堵塞。
③ 安装前检查板面是否平整光洁、有无凸凹变形及残余黏浆,端模管道孔眼须清除干净。
④ 安装端模时,将制孔管穿过相对的端模孔慢慢就位,因管道较多,安装模板时要特别注意不要将制孔管挤弯,重点检查制孔管的坐标,要保证锚垫板与制孔管垂直,否则会造成端部有死弯,在张拉时刻损钢绞线。另一方面要注意锚垫板在对位时避免顶撞钢筋骨架,以免引起支座板移位。胶管就位后,将这部分端模和侧模的连接螺栓紧固好,并将接缝处封贴密实,防止漏浆。
(3)混凝土灌注前须有专人对模板进行检查,灌注混凝土时有专人看模。看模人员要时刻注意模板及各联结部件在振捣受力状态下有无异常反应,并防止螺栓松动、跑浆等,发现联结件松动,接缝处不密贴,应及时紧固或采取措施,防止漏浆跑模。如接缝处漏浆,应采用海绵将接缝处堵塞。如发现重大质量隐患事故(如跑模等)应及时向质检员报告。
(4)模板全部安装完毕后,必须按标准进行最终调整,各部位尺寸等都达到要求后(模板安装尺寸允许误差),按桥梁模板检查表项目内容,填入检查数据。灌注
箱梁预制施工技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