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现状与对策.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
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现状与对策
高职院校重点培育高素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在重视教学的同时,必需加强对同学的管理与引导,才能使同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慢慢养成较高的综合素养。因此,同学管理队伍特别是直接担当管理引导工作的辅导员队伍一到节假日值班是家常便饭,遇到突发大事,不管什么时候都要第一时间赶到事发觉场,总是担忧同学出事,心理压力特殊大。辅导员群体普遍年龄不大、职称不高,但与高强度、高压力工作相对应的是辅导员的收入不高,而与之对应的却是辅导员在工作中的经济开支较大,联系同学及其家长,有时处理同学突发事情交通费等都需要个人支付;另一方面,社会经济高速进展,生活成本不断增加,高职院校老师工资原来就不高,辅导员以青年为主,手里无积蓄,生活开支大,他们普遍感到生活压力较大,这些也使得辅导员对自己的岗位认同感不高。   4、评价体系不完善,进展前景不明确
4
  高等教育的改革要求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走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道路。而大多数辅导员给自己将来的规划是转岗或者转行,而在辅导员中不情愿做辅导员的人数比例相当高。目前,由于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使辅导员工作的量、质没有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单独的考核标准,还未能建立起一个较为完善的考核机制,使辅导员的考核能体现出其工作的特点,能呈现其工作业绩。[4]这就使得辅导员工作务虚与务实无差别,做与不做无差别,不能考核出辅导员真正的工作力气。时间一长,就会降低辅导员对工作的责任感和归属感,挫伤他们的工作乐观性。此外,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的职称评审体系、晋职晋级等并未考虑到同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独特性,未设立单独的评聘系统,使辅导员与专业老师、行政人员在同一标准下进行。辅导员日常陷入在大量的事务性同学教育管理工作中,能静心下来进行科研、自我力气提升等方面的时间相对较少,相较于专业老师而言,科研方面的成果较弱,在职称评聘、晋职晋级等方面上没有优势。这就导致辅导员对自身的职业进展产生不乐观的职业期望。
5
  5、同学素养参差不齐,工作难度大
  眼下的社会对职业教育照旧是存在认知偏差,家长、同学都对高职院校的认可度不高,成果好、素养好的同学不愿报考高职院校。到高职院校就读的同学多数是高考失利的,所以高职同学素养参差不齐,普遍存在同学基础差、底子薄、同学动力不足,组织纪律性散漫、行为习惯不规范等现象。在同学教育管理中各种违规违纪现象和思想问题、学习问题频发,辅导员陷入一种无限循环的教育、劝说工作中,短时间成效还不高,给辅导员带较重精神压力,导致部分辅导员容忍度低,脾气急躁,缺乏工作热忱和动力。部分辅导员身心长期在超负荷运转的紧急状态中,工作疲乏,工作中缺乏乐观的心情体验,甚至产生厌烦心情。
  三、提上升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策略
  要提上升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需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来进行。
  1、外因方面
  (1)加强进修培训,提升职业力气。针对高职院校辅导员同学教育管理阅历和力气等方面的问题,高职院校应努力创设条件加强对辅导员进行培训,充实专业学问,提升专业水平。实施以老带新,让阅历丰富的老师一对一的指导年轻辅导员,使其能较快的、有效地了解同学教育管理工作,尽快提高工作力气,进入工作状态。
7
  (2)提

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现状与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lphago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22-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