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江西诗派
宋代诗歌流派,北宋后期,黄庭坚在诗坛上影响很大,黄庭坚论诗“无一字无来处”“点铁成金”“脱胎换骨”之说,倡导学杜,重点借鉴杜诗的艺术经验,在当时发生了较大的影响。黄庭坚对当时的青年诗人具有多方面的典范作用,受到众多青年诗人的拥戴追随。他们“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形成了宋代较大的一个诗歌流派。
宋徽宗初年,吕本中作《江西诗派社宗派图》,把黄、陈为首的诗歌流派取名为“江西诗派”。“江西”即宋代的江南西路,黄庭坚及诗派中的二谢等十一人是江西人。诗派成员大多受到黄庭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所以在题材取向和风格倾向上都比较相近。这个流派一直延续到南宋。
到了宋末,方回因为诗派成员多数学习杜甫,就把杜甫称为江西诗派之祖,而把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称为诗派之宗,提出了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之说。(方回《瀛奎律髓》)
6、韩潮苏海
韩潮苏海是对唐代古文家韩愈和宋代文学家苏轼文学成就及特色的形象化概括。南宋李涂《文章精义》中说:“韩如潮,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海。”概括了四大家散文的风格特征:韩文象潮水一样浩荡奔腾,柳文晶莹活泼,欧文平易舒畅,苏文则显得“汪洋恣肆”。后人论文不并称四家时,就常把韩愈、苏轼连在一起,称“韩潮苏海”。
7、诚斋体
南宋诗人杨万里号诚斋,其诗初学江西诗派,继学王安石“半山体”和晚唐诗人的绝句,最后领悟到应摆脱前人藩篱而自成一家,并形成独具面目的诚斋体。诚斋体的风格特征是活泼自然,饶有谐趣。他善于从平常的事物中捕捉到富有情趣的瞬间,并用浅近自然地语言表达出来。以写自然之景为主,在写景中富有幽默诙谐的风趣,想象奇特,语言浅近明白,章法流畅直致,近于口语。例如《小池》和《晓行望云山》。诗风与吕本中、曾几后期的诗风有传承关系,但其活泼程度又青出于蓝,所以具有很大独创性。但也产生了粗率滑易、浅俗无味的缺点。
8、四灵
四灵指的是永嘉地区的四位诗人:徐照(字灵晖),徐玑(号灵渊),翁卷(字灵舒),赵师秀(字灵秀)。四人都出于叶适之门,各人的字中都有一个“灵”字,故叶适把他们合称“四灵”,曾编选《四灵诗选》为之揄扬。
四人都是命运落拓的贫寒之士,生活面狭小,诗歌内容比较单薄,只有少数写到民生疾苦或时事,多数内容是题咏景物,唱酬应答,他们的诗集都取材于书斋名,他们的创作局限于书斋之中。
反对江西诗派的使事与议论,作诗以唐人贾岛、姚合为宗,以五律为主要诗体,内容是描写清邃幽静的景色和枯寂淡泊的隐逸生活。艺术上精雕细琢,玲珑雅洁,接近贾岛、姚合的诗风,但由于过分注重炼字琢句,他们的多数五律虽有较精警的句子,而全篇的意境却不够完整。
对稍后的江湖派诗人产生了很大影响。
江湖派
“江湖派”是南宋后期的一个诗歌流派。南宋后期,一些没能入仕的游士流转江湖,以献诗卖文为生,成为江湖谒客。杭州书商陈起喜欢结交文人墨客,其中有低级官员、隐逸之士、也有许多江湖谒客。陈起为上述诗人刻集,总称为《江湖集》,以江湖谒客为主的这些诗人就被称为江湖诗派。由于被收入《江湖集》的诗人身份各异,此没有公认的诗学宗主,所以江湖诗派是一个十分松散的作家群体,只是具有大致相似的创作倾向而已。
生活在下层,接触的生活面很广,诗歌题材来源比较丰富,有一些描写民生疾苦的作品。
江湖诗人最擅长的题材是写景抒情,他们这方面受到“四灵”的影响,即字句精丽,长于白描。但境界较为开阔,又稍胜于“四灵”。大多数未能自成一家,只有刘克庄河和戴复古较能自出机杼,成就较突出。
从总体上看,江湖诗派的风格倾向是不满江西诗风而仿效“四灵”,学习晚唐,但取经比“四灵”更宽阔一些,这基本上代表着南宋后期诗坛的风尚。
中兴四大家
南宋诗人陆游、范成大、杨万里、尤褒的并称。他们早年的诗歌受江西诗派影响较大,缺乏个性,后来另辟蹊径,各有创新,使宋代诗歌出现了新的转机,得以“中兴”,并为时人所推崇,故有此称。四人中陆游的成就最高,范成大、杨万里次之。
11、易安体
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因其词善于通过白描手法,“其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且造语新警,饶有韵味,意境素雅高远,颇有特色,故后人多有效法者,称之为“易安体”。
李词的艺术特色:一、长于白描,善用口语。李词不事雕琢,不见斧迹,全然清水芙蓉,天然浑成,堪称词中“本色当行”的代表;二、长于铺叙,善于以景写情,为了渲染气氛,强化主题,易安往往采用铺叙手法,一层一层进行写景状物,叙事抒情,且善于融情入景,以景写情,使之达到水乳不分的地步;三、善于化虚为实,把无形之情,化为可见之体;四、委婉含蓄,曲折言情,李词情真意切,饶有余味。
李清照是宋词婉约派大家。她的词于苏豪、柳俗、周律之外别树一帜,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号为“易安体
宋元明清名词解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