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TCP协议与UDP协议分析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理解TCP协议包格式和工作原理,理解TCP连接的建立和释放过程。
2、理解UDP协议包格式。
二、实验类型
验证类实验
三、实验课时
2学时
四、实验原理
1、TCP报文格式
16位源端口号
16位目的端口号
32位序号
32位确认序号
4位首部长度
保留(6位)
U
R
G
A
C
K
P
S
H
R
S
T
S
Y
N
F
I
N
16位窗口大小
16位校验和
16位紧急指针
选项
数据
2、 TCP连接的建立
TCP是面向连接的协议。在面向连接的环境中,开始传输数据之前,在两个终端之间必须先建立一个连接。对于一个要建立的连接,通信双方必须用彼此的初始化序列号seq和来自对方成功传输确认的应答号ack(指明希望收到的下一个八位组的编号)来同步,习惯上将同步信号写为SYN,应答信号写为ACK。
整个同步的过程称为三次握手,如下图。
3、 TCP连接的释放
对于一个已经建立的连接,TCP使用四次握手来结束通话(使用一个带有FIN附加标记的报文段)。
五、实验步骤
1、主机A运行协议分析软件wireshark,打开捕获窗口进行数据捕获。
2、服务,连接登陆到B上,并进行有关操作(如 dir,cd / 等),,捕获通信过程中的TCP数据包,记录并分析各字段的含义,并与TCP数据包格式进行比较。
3、查看TCP连接的建立过程,分析并画出三次握手的连接过程图。
4、查看TCP连接的释放过程,分析并画出连接释放的过程图。
5、在主机A的DOS仿真环境下, send 命令向主机B发送一个UDP消息,捕获UDP数据包,记录并分析各字段的含义,并与UDP数据包格式进行比较。
六、实验结果
实验三、TCP协议与UDP协议分析实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