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妇科腹腔镜操作规范
妇科腹腔镜
一、腹腔镜检查
(一)适应症
。
,关闭通气活塞是否灵活。于脐孔切口处将Veress针穿入腹腔。Veress针进入腹腔的客观指示如下:
(1)Veress针穿过腹直肌前鞘及腹膜时有落空感。
(2)Veress针进入腹腔后,由于腹腔内压,气体被吸入,可闻及柔和的嘶嘶声。
(3)Veress针尾连接含有生理盐水的小针筒,提起腹壁后造成负压,则针筒生理盐水自动徐徐进入腹腔,针筒内液平面逐渐下降。
(4)患者呼吸时,CO2机压力表随呼吸动作而摆动,其摆动幅度随呼吸深浅而定。
(5)注气时CO2压力表读数小于10~12mmHg.
(6)随CO2气体的注入,受检查者逐感腹胀,有时感右肩部疼痛(全麻者除外),检查腹部呈均匀膨隆,叩诊呈鼓音,肝浊音界消失。
(7)充气:Veress针末端连接CO2导管接头。一般诊断性腹腔镜充CO22升左右。腹腔镜下手术宜采用连续充气装置,因其可自动控制压力较安全。
(8)随腹腔镜输入CO2气体增多,至近于完成人工气腹时,将病人逐渐转成头低臀高位,与水平角度呈约30度角。若手术时间长者可适当降低角度或平卧位。
(9)充气完毕,拔除Veress针。于脐孔处切口置入11mm直径穿刺套管针。穿刺时术者左手提起腹壁,右手持穿刺器,末端置于右手掌心,右手食指伸直,防止用力过猛致使穿刺器损伤腹腔内脏器。套管针须按“Z”字形插入技术逐步经腹壁推进,插入时禁忌突然用力。通过腹直肌前鞘及腹膜也有落空感。
(10)拔除针芯,此时也有腹腔内气体漏出腹腔时的出气声,腹腔镜连接光缆线。先打开电源,见有光亮,在插入腹腔进行检查或手术操作。
六、手术注意点
针穿刺时,如果穿透皮肤、筋膜及其下腹膜的轴愈接近垂直,就愈能发挥弹簧功能。
,要悬空,不要碰到金属器械,也不要碰到周围组织,以免造成组织损伤,必要时放置无损伤抓钳,提开组织。
、附件或输卵管时,须应用2~3道内套圈结扎,且不要在同一位置上,以免抽不紧活结。
,以3mm持针器挟持内缝可吸收缝线,经放置器导引入腹腔内,并与另一5mm持针器配合缝合。缝合时须防止将周围组织一并带入。
,残端离最外端套圈的距离不应小于5mm。必要时残端电凝加强止血效果。
,取出套管针前缓慢排出腹腔内CO2气体,放入针芯与套管一起拔出。
,以利于术后恢复。
七、术中监测
诊断性腹腔镜部分病例可在局麻下完成,对病人心肺功能干扰最少,术中与术后不需要特殊设备及监护。手术腹腔镜采用全麻较普遍,术中必须全面监测血压、呼吸、脉搏及呼吸音、心音,以及时发现血压波动、气栓、心律不齐等,有条件应作心电监测及血氧饱和度监测。硬膜外麻醉引起血压下降及呼吸困难的机会较多,术中需密切监测血压、脉搏及呼吸变化,随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腹腔镜手术术中血糖可升高,对于糖尿病者,需注意血糖监测。
八、手术并发症及其防治
腹腔镜操作无论是诊断性或者是手术操作都属于一种损伤性技术,在操作过程中可出现一些并发症,先将较常见的例举如下。
:气肿常出现于腹膜外腹直肌鞘后,亦可进入皮下甚或纵隔。病人感觉注气时腹痛明显,检查腹部可见膨隆不对称。气肿是完全可以预防的,主要是学会准确判断气腹针进入腹腔内的征象(如前所述)。气腹针确切在腹腔内才能充气。气肿发生时,应停止注气,一般不需处理,气体均会自行吸收。
:多因气腹针刺入血管,气体误入血循环所致,很罕见。发生时病人感觉胸闷、胸痛,检查见病人呼吸困难,随即出现紫绀,严重者可立即死亡。防治要点:在气腹注气前,用空针回抽,无回血,方可注气,一旦发生气栓,立即停止注气,对症治疗及注射解痉、扩血管药物。
:出血是腹腔镜手术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可因注气引起的脏器、组织的撕裂,或因器械直接损伤组织及血管。小的出血点可用电凝、激光或缝合止血,严重出血需立即开腹止血。预防的关键式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操作轻柔,术者应熟悉局部解剖,穿刺时尽量避开血管。
:易发生损伤的脏器是肠管、膀胱及子宫。损伤后易导致出血或感染,故需及时处理。预防方法如下。
(1)严格掌握禁忌症,有腹腔严重粘连者不行该手术。
(2)气腹形成不好者不勉强操作。
(3)操作前需经良好的技术培训,熟练掌握操作技能。
(4)使用高频电刀、电凝或激光时,避开周围组织,目标准确。
:一般不多见,
妇科腹腔镜操作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