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庸的恶
汉娜?阿伦特是20世纪著名的哲学家。她曾经于1940年被囚禁于居尔集中营,所幸得以出逃,免于其后开始的种族大清洗。身为德国犹太人,阿伦特思考着惨绝人寰的针对犹太人的大屠杀的根源。1961年,她参与了二战战犯艾希曼的审判平庸的恶
汉娜?阿伦特是20世纪著名的哲学家。她曾经于1940年被囚禁于居尔集中营,所幸得以出逃,免于其后开始的种族大清洗。身为德国犹太人,阿伦特思考着惨绝人寰的针对犹太人的大屠杀的根源。1961年,她参与了二战战犯艾希曼的审判报道,并于1962年发表了《耶路撒冷的艾希曼关于平庸的恶的报告》一书。
阿道夫?艾希曼在二战中曾经担任过犹太种族大清洗的前线指挥官。1941年,他接受党卫队情报部首脑菜茵哈德?海德里希的指令,负责执行旨在彻底消灭犹太人的“最终方案”。到二战结束时,共有580万犹太人因“最终方案”而丧生。为此,艾希曼又被称为“死刑执行人”。
在人们的想象中,艾希曼一定是个十恶不赦的魔鬼。但阿伦特却发现,坐在被告席上的艾希曼,看起来相当平庸。他个子不高,外貌普通,为人呆板乏味,连狡猾都算不上,甚至无法流畅地为自己辩护。与其说他是个天生的恶魔,不如说他更像是一个办公室里履行业务的官吏。而他也确实是用这样的方式来理解自己的行为――发出对犹太人进行清洗的指令的人并不是他,他只是遵照这样的指令行事。艾希曼的原话是“我本人对犹太人并没有仇恨。”
阿伦特指出,在艾希曼身上,体现出的是平庸的恶。在当时德国这样的极权社会中,人们对权威采取了服从的态度,用权威的判断代替自己的判断,平庸到了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
阿伦特平庸的恶的观点,解释了为什么在德国第三帝国时期,有那么多的德国人成为迫害犹太人的参与者。统计数据显示,二战期间,共有1500万名德
平庸的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