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词与对联
吴征远 语文教学是动态的生成过程,许多时候,教学的轨迹并不一定按照教师的预设目标运行,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紧紧抓住教学的转折点,适当地调控教学方向,让课堂不断地生成精彩。
有次,在复习中考现代文阅读时,有个广告词与对联
吴征远 语文教学是动态的生成过程,许多时候,教学的轨迹并不一定按照教师的预设目标运行,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紧紧抓住教学的转折点,适当地调控教学方向,让课堂不断地生成精彩。
有次,在复习中考现代文阅读时,有个学生就某个文段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为茂名荔枝旅游文化写广告词,我抓住这个课堂的转折点,朝着学生的兴奋点设立另外一个教学目标:写广告词。我首先介绍广告词的写法,如对比法、比喻法、暗示法、双关法、警告法、反语法、幽默法等,然后让学生进行迁移训练。结果,学生们的创意不断,写出不少精彩的广告词,如“游长城,到北京;品荔枝,到茂名”“品尝茂名荔枝,沐浴唐诗古风”“造访茂名,你的微笑年轻灿烂;品尝荔枝,你的生活甜蜜畅美”“不在乎你曾经擦肩而过,只在乎你现在真正拥有”“最古老的荔枝等你一千年,最甜美的感觉伴你一万年”。
一般情况下,这个教学片段就这么结束了。但倘若调控得好,课堂还可以出现更为精彩的场面。第二节课开始时,我说:“刚才大家为我们家乡写的广告词非常精彩,但事实上还有更高层次的语言运用,大家想不想见识一下?”这一问,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我举了一个例子: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要求学生对出下联。学生一时没有反应。我写出两个参考答案:南海护卫舰卫护海南;南山落花生花落山南。学生被这种语言美震撼了,于是我决定继续调控下去。我出了一上联:田心甜薯甜心田。要求学生也用本地的一个地名对出下联。上联中的“田心”是本地的一个管区,它和“心田”之间构成很巧妙的关系。学生兴趣盎然,经过交流,他们对出了下联:上坑绿草绿坑上(上坑也是本地的一个管区)。于是我又出一句:白云山云白。要求学生用本地的旅游景点来对。学生们积极讨论、交流。有的对出了“旧城址城旧”,有的对出“红荔阁荔红”,有的对出“香蕉园蕉香”。这些句子虽然幼嫩,但能充分体现语言的美,对激发学生热
广告词与对联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