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液限、高塑性指数土的工程性质及应用-2.docx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1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高液限、高塑性指数土的工程性质及应用-2
高液限、高塑性指数土的工程性质及应用
摘要:本文提出高液限、高塑性土施工性能评价和
改善方法,研究影响承载比的主要因素和获得i
=J
高液限、高塑性指数土的工程性质及应用
蒸发率(kg/m^.h)
52515
•1±•
・oO
化变度稠
:蒸发率对高液限、高塑性土稠度的影响稠度变化为24h的变化。大多数气候条件下,,因此,。如果土的含水量较高,天然稠度较低,要晾晒达到要求的分散性和压实性,所需要的时间较长。
=1
化学改良可改善土的施工性能。掺入石灰改善施工性能的机理是,石灰吸水,增大土的塑限含水量,而液限变化不大,因而稠度增大。大量试验表明,掺石灰3%〜5%后,,即使石灰掺量不大,稠度改善作用还是比较明显的。
混合土的塑性指数可按下式进行设计,通过掺
入粉煤灰、砂性土等无塑性或低塑性组分后,塑性指数得到改善,从而改善施工性能。
TISx+1Sx
I=P111P2_
PSx+Sx
1122
(2・1)
式中,/、/、/――分别为混合土、高液限高塑性土和砂性土的塑性指数;
S、S
12
性土的细料含量;
分别为高液限土和砂
分别为高液限土和
砂性土的比例。
由式(),使用掺粉煤灰、掺砂性土等对高液限、高塑性土进行砂化的方法,对改善土的施工性是有效的,例如,粉煤灰的塑性指数为0,掺10%的粉煤灰可降低塑性指数约10%,增大稠度约10%。
大多数高液限、高塑性土,其天然稠度为
,在公路工程应用中,要达到路基强度和稳定性,需要提高密度,采用重型标准是提高密度的有效措施。因此,大多数高液限、高塑性土需要改善施工性才能正常施工。

=J
影响承载比的因素主要是土样密度和饱和度。承载比试验常以重型击实为基准,即用重型击实试验的最佳含水量确定试样含水量,用重型击实法成型试样,分三层击实成型,击实次数分别为30次、50次和98次。这种试验方法隐含的前提是,现场施工应采用重型压实标准,在最佳含水量附近进行压实,达到最佳密实度、最佳强度和水稳定性。对于高液限、高塑性土,由于施工性、最大密度和最佳强度不协调。因此,目前釆用的试验方法,其试验条件不能反映施工状况,所得到的结果也不能正确评价高液限、高塑性土的承载比。经过大量的试验,发现饱和度是影响土样承载比的主要因素。
承载比可按下式估计:
CBR=ap+bS2
(2・2)
土样承载比,(%);
—试样密度,kg/m3;
-试样饱和度,(%);
■与土样塑性有关的常数,均为正
式中,CBR
r
S
r
a、b
实数。
式()对处理大量的高液限、高塑性土“承
载比不足”问题是很有启发性的。研究发现,高液限、高塑性土承载比达不到路基填料要求,主要是由于饱和度过低,水稳定性不好。导致饱和度过低的原因是采用重型击实的最佳含水量成型试样。对于高液限、高塑性土,在重型击实最佳含水量下,试样密度达到重型标准的90%时,试样饱和度不到80%,而由式(),试样承载比随着饱和度的提高而提高。由于施工性能的限制,提高密度的可行性较差,对提高承载比的效果不显著;提高饱和度,则可显著提高承载比,正好克服施工性问题。
从饱和度计算公式中得到,提高饱和度的方法,一是干密度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含水量,二是含水量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干密度。饱和度计算公式为:
WGp—
d—X100Gp-p
wd
(2・3)
式中,
pd
p
w
土粒比重;
-试样干密度,g/cm2;-水的密度,g/cm2;试样含水量,(%)。
从式()和式()可见,提高干密度对提高
承载比的作用最大,在含水量不变的情况下,提
高干密度可显著提高饱和度,还可直接提高承载
比。实际结果不是干密度越大,承载比越高,主要是因为通常提高干密度的方法采用晾晒降低含水量的办法,从而降低了饱和度。

作为公路路基填料,要求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稳定性,填筑的路基变形小,不产生过大的沉降和差异沉降。
粗粒土含量对高液限、。
、高塑性土强度
的影响

含量(%)
5
10
15
20
25
30
40
50
c(kPa)
47
47
47
41
65
60

高液限、高塑性指数土的工程性质及应用-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