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瘟热
1
犬瘟热,俗称狗瘟,其病原体是犬瘟热病毒,病犬以呈现双相热型、鼻炎、严重的消化道障碍和呼吸道炎症、神经症状等为特征。
犬瘟热严重危害养犬业,另外许多水貂和狐狸养殖场经常有犬瘟热的流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尤其是犬瘟热到了晚期,死亡率可高达95%以上。由于危害极大,犬瘟热再次引起了人们对这种高致病性和高死亡率的病毒性疾病的重视。
2
传染性极强,死亡率可高达80%以上。~41摄氏度,食欲不振,精神沉郁,眼鼻流出水样分泌物,打喷嚏,有腹泻。
在以后2~14天内再次出现体温升高,咳嗽,有脓性鼻涕、脓性眼屎这时候已经是犬瘟中期了。同时继发胃肠道疾病,呕吐、拉稀,食欲废绝。精神高度沉郁,嗜睡。
犬瘟热发病后期就会出现典型的神经症状,口吐白沫,抽搐,此时一般很难治愈了不过也有部分成功治愈的病例。
3
一、病原学
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犬瘟热病毒
圆形/不规则性,RNA病毒
一个血清型,不同毒株致病力不同
与麻疹病毒、牛瘟病毒具有某些共同的抗原性物质,但它们之间具有不同的宿主特异性
增殖:可在犬肾细胞、鸡胚成纤维细胞、绿猴肾细胞(vero)上培养,vero是犬瘟热病毒增殖的首选细胞。
对紫外线、乙醚、氯仿、热、干燥等敏感,3%福尔马林、5%石炭酸、3%苛性钠均能使其灭活
4
二、流行病学
易感动物:犬科动物(犬、狼、豺)、鼬科动物(貂、白鼬、黄鼠狼、水獭)、皖熊科动物(大小熊猫、皖熊、猎狗)
4-12月龄犬易感,2岁以上犬有抵抗力,2月龄内犬有母源抗体的保护,80%不受感染
传染源:病犬、病貂的鼻液、唾液、眼泪、尿液含大量病毒
经消化道、呼吸道传染,也可经眼结膜、胎盘感染;
一旦发病,幼犬很难避免感染,哺乳仔犬可获得母源抗体,很少发病。
寒冷季节(12月-次年2月)多发
5
三、发病过程
CDV经鼻咽、呼吸道散布到支气管淋巴结、扁桃体进行原发性增殖,2-3天后进入血液,引起病毒血症,50%犬迅速产生抗体,而不表现临床症状,另外50%的犬,病毒持续增殖,产生第一次发热,病毒随血液循环到达肝脾、上皮组织和全身的淋巴样器官。9-12天以后,病毒分布于全身,发生腹泻呕吐等症状,伴有第二次发热。出现神经症状并逐渐死亡。
有的犬只表现神经症状,由于病毒在抗体达到保护水平之前,已扩散到脑部。
6
潜伏期3-5d
病初发热, -41℃,精神沉郁、食欲下降、眼鼻流浆液性-脓性分泌物;
3d后体温下降至正常,精神、食欲好转;
2-3d再次发热,病情恶化,鼻镜、眼睑干燥、龟裂。厌食、呕吐、腹泻,粪便恶臭,混有黏液、血液,病犬咳嗽、喷嚏;消瘦、脱水、脚垫过度角质化;
四、症状
7
感染后2-3周,出现神经症状,轻者口唇、眼睑局部抽动,重则流涎空嚼,或转圈、冲撞,或口吐白沫,牙关紧闭,倒地抽搐,此种病犬大多预后不良。
皮肤型:幼犬下腹部、大腿内侧、外耳道发生水疱性/脓疱性皮疹,可能是继发细菌感染引起
8
7日龄内幼犬感染,出现心肌炎、双目失明、牙齿生长不规律,以及嗅觉缺损等症状;
妊娠母犬流产、死胎及仔犬成活率下降。
9
患犬眼鼻有脓性分泌物
10
犬瘟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