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瘟热
(一)概述
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感染肉食兽中犬科(尤其是幼犬)、野生动物猫科、鼬科及一部分浣熊科动物的高度接触传染性、致死性传染病。
特征:双相热,白细胞减少,急性鼻卡他以及随后的支气管炎、卡他性肺炎、严重胃肠炎、膀胱炎和神经症状。
(二)病原特性
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单链RNA病毒;呈圆形或不整型,或长丝状;带囊膜和纤突。
CDV与麻疹病毒和牛瘟病毒在抗原上密切相关,但各自具有完全不同的宿主特异性。研究证实来源于不同地区、不同动物和不同临床病型的CDV毒株属同一个血清型。
对热和干燥敏感,50-60℃30min即可灭活,在炎热季节CDV在犬群中不能长期存活。在较冷的条件下,该病毒可存活较长时间,2-4℃可存活数周,在-60℃可存活7年以上,冻干是保存CDV的最好的办法。%%季胺盐类消毒剂4℃10min不能灭活病毒,临床上常用3%的NaOH作为消毒剂效果较好。
(三)流行病学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节多发,有一定的周期性。
病犬是最重要的传染源,病毒大量存在于鼻汁、唾液中,也见于泪液、血液、脑脊髓液、淋巴结、肝、脾、心包液和胸腹水中。并能通过尿液长期排毒污染周围环境。
自然宿主:
犬科:犬、狼、貂(雪貂、水貂、紫貂);
鼬科:水獭、旱獭、黄鼠狼等;
浣熊科:小熊猫、浣熊;
猫科:猫、狮、虎;
大熊猫科:大熊猫;
熊科:棕熊、灰熊和黑熊。
传播途径:
病犬与健康犬直接接触,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感染,其次为消化道感染。
不同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犬可感染,以2月龄到一岁的幼犬最为易感,犬群中自发性犬瘟热发生的年龄与幼犬断乳后母源抗体的消失有关,纯种犬和幼犬的易感性高,且病情严重,死亡率高。
病毒
接触或空气传播
抗体水平的提
高和细胞介导
的细胞毒性增
大导致动物痊
愈
犬感染CDV
24h后
CDV在扁桃体、咽后淋巴结增殖
进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
2-4d后在血液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中增殖,并进入骨髓、胸腺、肝、肺等组织
导致动物体温升高和白cell减少及一系列临床症状
8-9d
CDV,进一步扩散到上皮cell和神经组织,
14d
动物机体依靠体内的特异性抗体以及cell介导的细胞毒性将CDV从大多数组织中清除
免疫水平低下的犬9-14d后
CDV扩散至许多组织器官,
导致临床症状严重,CDV在
组织器官中直到动物死亡
(四)CDV感染动物的致病机理
临床症状
CDV是一种泛嗜性病毒,但对淋巴细胞和上皮细胞亲嗜性最强。因而临床症状表现为多样性。
潜伏期随传染来源的不同长短差异较大。来源于同种动物的潜伏期3-6天;异种动物,因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潜伏期可长达30-90天。
自然感染早期发热常不被注意,起初表现结膜炎,干咳,继而转为湿咳,
呼吸困难,呕吐,腹泻,里急后重,肠套叠;感染的后期发展成肺炎、肠炎、脑炎、肾炎和膀胱炎等全身性炎症。
主要症状表现为以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皮肤的典型症状。
犬瘟热(3)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