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诗词
人教版初中古诗文中的成语总汇
九年级上册
鸿鹄之志:鸿鹄:天鹅,比喻志向远大的人;志:志向。比喻远大志向。
(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披[被]坚执锐:穿连极小的事物都看得清楚。(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童趣》)
庞然大物:形容体积大而笨重的东西。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童趣》)
怡然自得:(神游其中,怡然自得。——《童趣》)
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而得到新的认识和体会。也指重温历史可以认识现在。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三人行必有我师:在一起行走的许多人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十则》)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十则》)
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论语〉十则》)
见贤思齐:(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十则》)
任重道远:(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十则》)
死而后已:(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十则》)
岁寒松柏 :比喻在逆境艰难中能保持节操的人。 ——《〈论语〉十则》)
老骥伏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无可奈何:(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
似曾相识:(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
塞翁失马:在一定的条件下,好事可能变成坏事,坏事也可以变为好事。(《塞翁失马》)
曲径通幽:弯曲的小路,通到幽深僻静的地方。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题破山寺后禅院》)
源头活水:原比喻读书越多,道理越明。现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
七年级下册
扑朔迷离:模糊不清,很难辨别是雄是雌。形容事情错综复杂,
不易看清底细。(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木兰诗》)
磨刀霍霍:
吴下阿蒙:比喻缺少学识,才干的人。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孙权劝学》)
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士别当日,即更刮目相待,——《孙权劝学》)
夸父追日:比喻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夸父逐日》)
八年级上册
世外桃源:原指理想中的生活安乐而环境幽美的世界,现在用以比喻一种
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地方。(《桃花源记》)
豁然开朗:一下子现出开阔明朗的境界。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桃花源记》)
无人问津:没有人来问渡口了,比喻没有人再来尝试或过问。
(后遂无问津者。——《桃花源记》)
鸡犬相闻:每家鸡和狗的叫声互相听得到,表示很近的距离,
也表现一种和睦的景象。
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
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小孩.黄发,旧说是长寿的象征,所以用来指老人.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落英缤纷:落花纷纷.缤纷,纷纷.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不蔓不枝: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青少年时代不努力,到老只能悲伤叹息了。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天下为公: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大道之行也》)
夜不出户:夜里睡觉不用关门。形容社会治安良好。
八年级下册
不求甚解:原指读书时不求深入,只求了解一个大概。现在多指学习不认真,
不求深入理解,或了解情况不深入。(好读书,不求甚解。——《五柳先生传》)
犬牙交错:形容交界线很曲折,就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
百废具兴:指一切废置的事都兴办起来。同“百废俱兴”。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范仲淹《岳阳楼记》)
气象万千:气象:情景。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范仲淹《岳阳楼记》)
心旷神怡:旷:开阔;怡:愉快。心境开阔,精神愉快。(——范仲
初中语文诗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