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夜班与您分享
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
XXX科 XX
一次经历,一次感悟,一次体验,一次思考,一次参与,一次获得。这些,是最宝贵的收获。
在没工作前,前辈们是这样和我说我们的夜班的:
第一年护士是苹果脸,白里透红,第二年护士是黄瓜脸,面色发青又长痘,第三年是苦瓜脸,愁着嫁人长皱纹。
夜班最大的痛苦是睡眠紊乱。好不容易熬到天亮,回到家继续睡觉,大白天外面热闹非凡,自己也仿佛受到感染,精神特别亢奋,躺在床上反复回想,夜班上还有什么事情没有完成?药发了吗?护理记录写了吗?如果没有完成赶紧打个电话跟接班护士交代…,好不容易有丝睡意,闭上眼睛,耳边仿佛又响起心电报警声,嘈杂的声音在耳边吵闹不停,精神一紧张睡意又没了…………
但是工作后的我,有着不一样的体验
我想护士的价值的实现是在病房,体现在病人身上的,总得要有人上夜班,这是医院的工作性质决定的,不仅护士上夜班,临床科室的工作人员都免不了上夜班。因此,一种不服输的心理告诉我,不但要上夜班还要上好夜班上到退休那一天,于是我不再害怕上夜班,以积极的心态对待上夜班,上班忙的时候在忙,不忙的时候可以看书,或跟医生病人聊下天,此外在静静的夜晚,病人的治疗昨晚,可以通过细心的查房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和精神状态,来收集到更细微准确的医疗护理资料。
以一种“即择之则爱之”的心理来看待自己的职业,对自己充满自信。作为年轻的护士,我把上夜班当做锻炼自己独立工作,提高工作能力的好机会。
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曾经的一个夜班。
我曾经在骨科,后来转科来到呼吸儿科。外科的夜晚总是伴随着外伤手术、术后发热、疼痛等。
而呼吸的夜班则是复杂得多,有憋喘、有病重、有猝死……
儿科则是发热、惊厥等等。
我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那个夜班是我第一次碰到儿科抽风的患儿。
你家是不是也有这么可爱的宝宝呢,孩子是维系家庭的桥梁什么的大家也都听厌了,我以为每个孩子都是家里的宝,后来才知道有的也是“草”。
那天交接班时36床,一个两岁的可爱男孩,,入院后降温贴物理降温,遵医嘱静滴药物,复测体温正常,常规入院宣教,注意孩子体温,少量多次喂水等注意事项。
与白班交接完毕,我和另一位夜班的同事张珍开启了
夜班工作模式……
大概18:00左右我去给孩子复测体温,但是妈妈拒绝测量,还说“别测了,孩子好不容易睡着,我刚才用手摸了一下不热。”我反复解释就是先不测量,一直强调孩子不热。
碰到这种情况,作为年轻护士的我感觉束手无策,况且没有育儿经验的我也很自然的觉得家长也是心疼孩子,心想等孩子睡醒再测量吧,反正家长已经摸了不热了。
过了不到半小时,18:30左右,正准备与张珍核对药物。孩子妈妈慌张的过来说“唉,孩子刚醒,你看看咋不对劲呢”我飞奔着跑过去,孩子耳朵通红,眼睛半张,昏昏欲睡,反应迟钝,这哪是不对劲,分明是高热昏迷状态,一摸后背滚烫滚烫的。家属紧张,我也紧张,可是我还是要故做镇静,所有的应急预案中不都有通知医生吗,对立即按呼叫器,
告知张珍,通知值班医生!
而我也没闲着,,体温过高。医生和张珍随后都赶来,遵医嘱应用退烧药物。医生叮嘱继续监测体温,就回9楼了。
还没回到护士站,床头铃响了,我再次飞奔到床前,孩子全身抽搐,牙关紧闭,双眼上翻。原来这就是课本上讲的高热惊厥啊,看到这种状况我突然觉得大脑一片空白,该咋办???以前没遇到过,头脑蒙了一下,没等我反应过来,儿科出身的张珍已经跑过去直接用手掰开孩子的嘴巴,避免咬伤舌头。我赶紧给9楼大夫打电话,大夫还没走到9楼呢,说明了紧急情况。就又带着吸氧的、抢救箱、抢救药返回了病房。帮忙掐人中、压虎口,吸氧,3min后大夫赶到,开始用药力月西肌注。患儿持续了几分钟便逐渐平静下来。
继续观察宝宝,20min后退热药开始起作用全身出汗,呼吸平稳。大夫补开医嘱,我们继续处理后续医嘱。
折腾完就20:30了,大冬天的后背全湿了,同事张珍的手指也被孩子咬破了,我经历了这场战争之后也感觉到了筋疲力尽,更感觉到了紧张……
哎,真是糟糕的一晚
护士夜班分享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