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教师的教学反思
小班幼儿教师的教学反思 篇1
我作为一位新教师在12月11日上午理解了园长和各位年级组长及班主任教师的半日活动考核。半日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很好的反映了一个幼儿园教师的综合素质。不管是班级管理、日常教育教都格外的留意了。所以我觉得教师在培养幼儿绘画时,首先要从兴趣出发,调动他们的用心性,然后再教育指导他们该怎样画才会更好看。
幼儿的绘画潜能是多样的,思维空间是广阔的,所以教师在和幼儿一齐观赏自我的作品、讲评自我的作品时,就应注意多用正面的、鼓励的语言,对他们的作品给予肯定和认可。即使画的有多不好,也要先表扬再推荐。比如为气球涂色时,朱小楠小朋友涂得很不均匀,并且也只是涂了一小部分,这时我就对她说:“我觉得你涂的很漂亮,但你看那里还是白白的纸,我觉得如果你把它都涂满了,必须会更漂亮的,你觉得呢”朱小楠小朋友听了我的话,点点头继续涂了起来。
其实每个幼儿都是一名十分出色的画家,教师就应尊重每个幼儿,激发他们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世界有多大,幼儿想象的`翅膀就有多大;世界有多宽,幼儿创造的天地就有多宽”。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责怪批评幼儿的不对、不足之处,只会使他们失去绘画的兴趣,磨灭他们的用心性,抑制他们的情感,这样做孩子的身心就得不到和谐健康的发展。
“为了一切孩子,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们要有一种健康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用自我的一言一行,用自我的心境去引导每个孩子,用爱心职责心去滋润每个孩子的心。
小班幼儿教师的教学反思 篇3
小敏是个很聪明的孩子,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她心里都明白,但是几乎从来不主动举手发言,即使老师请她,她也不愿意把自己知道的告诉大家。但是她又不内向,一到自由活动时间她就会跟几个好朋友叽叽喳喳聊起来,在家更是又会表演,又是指挥家长做游戏。家长和许多老师都觉得只要鼓励小敏多发言就可以了,但是老师尝试过很多方法,几乎没有效果。考虑到小敏其他方面的表现,是不是可以忽略她的这个问题呢?如果您遇到这样的幼儿会怎么办呢?
为孩子营造适宜表现的空间
表达与表现是人类不可忽略的社会性行为。知道而不愿表述,那是没有表达的欲望。小敏能在家庭、同伴中表现,却不能在老师和集体面前表现,那是缺少信心和勇气。对此,老师不仅要鼓励,还要为孩子营造适宜表现的环境、氛围和空间。
宽松的环境――幼儿园像我家。从情感上拉近距离,以老师的行为感染幼儿,使其对老师产生亲切感、依恋感、信任感,让幼儿在幼儿园有如同在家一样的安全感、温馨感、自由感。有了宽松的心理环境,使其感到和老师在一起是欢乐和愉快的,她才会有情不自禁的表达和不由自主的表现。
温馨的氛围――由结伴到独立。以自由活动的形式,让喜欢表达的幼儿与小敏结伴,老师给予恰当的鼓励和表扬,使小敏充分体验到在老师面前表达的自豪与快乐,而逐渐过渡到愿意独立地表现。
激励的空间――变被动为主动。在孩子为是否回答问题和表达想法而犹豫不决时,老师示以鼓舞性的语言和体态语,孩子会有“老师支持我”、“我能行”的喜悦与自豪感,最终跨过犹豫、徘徊的门槛而主动地表达自己。
尊重孩子选择沉默的权利
小敏不爱举手回答问题可能有这样的原因:不想引起老师的注意;问题太简单,懒得举手回答;答案可能不够准确,自己没有十分的把握;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不感兴趣,注意力不集中。看到小敏,我就像看到了儿时的自己。如今,我也当了老师,常常会想: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有着各自不同的气质、性格,为什么要强求他们每一个人都一样热情、大方,一样出类拔萃,一样爱自我表现呢?既然举手发言只是幼儿积极表现的一种手段,是老师了解幼儿的一个途径,那我们大可不必让孩子们为了举手而举手。老师过分的关注也许会引起幼儿的不安与焦虑,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对其今后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不如让我们带着一颗宽容的心,尊重孩子选择沉默的权利,期待她在其他方面的精彩。
小敏的问题不是行为问题,而只是个性发展的弱项,所以,我认为对于她不愿在老师面前回答问题的事情可以忽略。
小班幼儿教师的教学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