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法的基本原则
按照复式记账原理,每一笔衡表的借方和贷方。凡涉及外国人向本国支付的交易均属于贷方项目 用“+”号表示。包括商品与服务的出口、接受外国人单方面转移支付和资0
1105
-1005
直接投资
证券投资
其他投资
官方储备
1000
—
5+40+30
100
—
40
100+30
—
+1000
-40
-55
+100
资本账户合计
1175
170
+1005
总 计
1275
1275
0
经常帐户(含货物、服务、收入、经常转移)
资本与金融帐户
资本帐户(含资本转移及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与放弃)
金融帐户(含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它投资、储备资产)
平衡项目
第三节衡表分析
衡表分析的重点
衡表分析的方法
国际收支的各种差额
+货物(服务)出口
-货物(服务)进口
=贸易差额
贸易差额
+单方面转移收入
-单方面转移支出
=经常项目差额
经常项目差额
+长期资本流入
-长期资本流出
=基本差额
国际收支的各种差额(续)
基本差额
+私人短期资本流入
-私人短期资本流出
=总差额
总差额(官方结算差额)
+官方贷款
-官方借款
=综合差额
综合差额
-储备增加
+储备减少
=零
国际交易依其性质可以划分为自主性交易和调节性交易。自主性交易是指基于商业动机和收益目的而进行的交易;调节性交易是指为弥补自主性交易差额而进行的交易。凡自主性交易借贷双方相等,不需用调节性交易弥补时,称衡;凡自主性交易发生顺差或逆差,需用调节性交易进行弥补时,则称国际收支失衡。
第四节 国际收支账户与其他
宏观经济账户的关系
● 国际收支账户与国民收入账户
● 国际收支与政府财政统计
● 国际收支与货币账户
封闭经济的国民收入恒等式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一国居民所生产的最终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在宏观经济学中,通常用GNP来代表一国的国民收入(Y),这样两者在理论上必然是相等的。从产品最终支出的角度,国民收入可以分解为私人消费 (C)、私人投资(I)和政府支出(G);从收入来源的角度,它又可以分解为私人消费 (C)、私人储蓄(SP) 和政府税收(T)。这两种方法是等价的,即:
封闭经济的国民收入恒等式
上式可以变形为:
如果将T-G看作是政府储蓄SG ,那么国民储蓄 S 就是由 Sp 和 SG 两部分构成的。因此上式可以记为:
开放经济的国民收入恒等式
在开放条件下,本国生产的一部分商品和劳务用于出口;而一部分本国的收入则被用于进口。因此,开放经济的国民收入恒等式可以写成:
上式表示在开放条件下一国的总产出由国内的消费、投资、政府支出(C、I、G)以及净出口(X - M)四个部分构成。
开放经济的国民收入恒等式
开放经济国民收入恒等式中,出口与进口之间的差额成为经常项目余额,记作CA,即:
当一国的出口大于进口时,有 CA>0,该国有经常帐户盈余;当出口小于进口时 ,有CA<0,该国有经常帐户赤字。由于开放经济国民收入恒等式的右边是用于国内商品和劳务的总支出,所以经常帐户余额的变动就和一国的产出和就业的变动联系起来了。
经常帐户余额与国内吸收
开放条件下国民收入的恒等式是:
上式可以变形为:
上式中的C、I、G构成国内吸收,用A来表示,X – M可以定义为CA,因此上式可写作:
经常帐户余额与国内吸收
上式的含义是,在开放条件下,一国的国民收入与国内支出可以不必相等。经常帐户顺差表示该国国民收入超过国内支出,经常帐户逆差表示该国国民收入小于国内支出。因此,经常账户余额变动反映了一国国民收入与国内吸收之间的关系。
经常帐户余额与外债
经常账户余额还可以衡量国际借贷的规模和方向。当一国的进口大于出口,出现了经常帐户赤字时,该国必须从外国借入资金或动用以前的净国外资产,这意味着该国净外债的增加或净国外资产的减少;反之,当一国的出口大于进口,出现了经常帐户盈余时,该国就可以为存在经常帐户赤
国际金融(韩语XXXX)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