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乡镇乡村振兴规划调研报告
某乡镇乡村振兴规划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嫘祖镇位于西平县西北部,距县城 35 公里,与舞钢、舞阳接壤。全镇 10888 。三是公园建设大手笔。由黄河规划勘测设计院设计,占地 120 亩的嫘祖公园已经建成,先后投资 200 多万元,新修园内园外道路 ,高标准整治坑唐 2 个,栽植桂花、银杏、香樟、塔松等6000 余棵,种植草坪 万平方,安装太阳能路灯 96 盏,公园南侧的文化广场和舞台已经建成,篮球场、乒乓球台、健身器材配备齐全,成为周边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三)文化事业健康发展,乡风文明建设卓有成效。宋庄、常寺、李寨、圈王、洼郭、张于庄等 12 个非贫困村的文化舞台和文化广已全面建成,已实现全镇 20 个行政村都有文化广场、舞台。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和情系三农,送戏下乡活动。全镇完成送戏下乡 10 场次,播放电影 240 场次,业余剧团和农民广场舞大赛的开展极大丰富了农民群众文化生活。兰衣赵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张店村被评为 2018 年度驻马店市老年体育双创
活动示范村。
三、存在问题: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由于国家投入和社会各界支持力度有限,村集体经济实力薄弱,受现有政策和农村实际现状的影响,村民自主投资建设家园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管理服务跟不上,作用难以发挥。
2、乡土人才回归难,人才振兴是最大短板。虽然目前在外人士越来越关注、支持农村,但人才保障与经济转型升级、与农村发展需要不相适应。在乡村建设的一些优秀典型案例中我们看到,在外人才返乡带动,往往能成就一个乡村的振兴发展,他们利用在外学到知识、技能和管理经验,凭着一腔对家乡的热情和情怀,为家乡注入了活力,带动了百姓致富。乡土人才难以回流农村、农业,在外人才返乡积极性不高,是乡村振兴中的一个短板。
3、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农业发展环境不优。近年来通过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改善了基本农田较为集中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但还普遍存在着标准不高、质量不一、使用效益不大的问题,尤其是与高标准的、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农业基础设施还有较大的差距,规模经营、机械化施工都存在较大困难,农业产业发展后劲不足。优质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农业面临污染加重等问题凸显,农业生态环境成为突出短板。
4、教育与社会心理的影响。制约乡村发展也与我们的传统文化、社会心里和教育有关。千百年来,我们有学而优则仕的
传统。几十年来,无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是围绕远离农村、远离农业展开的,人们骨子里潜移默化的渗透着一种观念,甚至只要和农业、农村有关的人与事都会低人一等,这是当前社会上的一种普遍观念。
四、发展规划:
(一)未来五年发展规划:
1、农业产业现代化持续发展。通过土地流转、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增强适度规模经营主体比例,提高群众收入;逐步培育龙头带动企业,增大辐射面和带动能力,转变传统耕作、养殖模式,将农作物种植向绿色无公害、有机化方向发展,打造专业种植园区,提高农业现代化生产水平,培育像西平小麦这样具有地理标志的农作物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使农业产业由低端向中高端发展。近期重点打造吕店村千亩丹参生产基地,洪村铺村丰源集团现代化畜牧养殖园区,兰衣赵村果桑采摘园区。
2、人居环境深入持续发展。从 2015 年以来,我镇着手在全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打造了兰衣赵、张店、刘楼、常寺等示范村,其他村也在持续推进中。近期重点在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坑塘整治、厕所革命、残垣断壁治理及村庄的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多下功夫,持续提升村庄整洁度、宜居度、亮丽度,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3、实施三河治理工程,重点打造西草河。小洪河、洪溪
某乡镇乡村振兴规划调研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