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昭君怨-古诗-赏析 1.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昭君怨-古诗-赏析
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新月与愁烟,满江天。
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飞絮送行舟,水东流。
注释
⑴桓伊三弄:桓伊,字叔夏,小字子野。东晋时音乐家,善筝笛。?世说新语·任诞?载:“王子猷〔徽之〕出都,尚在昭君怨-古诗-赏析
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新月与愁烟,满江天。
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飞絮送行舟,水东流。
注释
⑴桓伊三弄:桓伊,字叔夏,小字子野。东晋时音乐家,善筝笛。?世说新语·任诞?载:“王子猷〔徽之〕出都,尚在渚下。旧闻桓子野善吹笛,而不相识。遇桓于岸上过,王在船中,客有识之者云:“是桓子野。〞王便令人与相闻云:“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桓时已贵显,素闻王名,即便回,下车,踞胡床,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客主不交一言。〞
⑵ “绿窗〞,碧纱窗。
⑶ 新月句:客将远行,故如此说。张继?枫桥夜泊?:“月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⑷ 欲去又还不去:欲去还留恋,终于不得不去。
赏析
这首词作于熙宁七年〔1074〕二月,是作者为送别柳子玉〔名瑾〕而作。子玉是润州丹徒人,与东坡谊兼戚友。熙宁六年〔1073〕十一月,苏轼时任杭州通判,赴常州、润州一带赈饥,子玉赴怀守之灵仙观,二人结伴而行。次年二月,苏轼金山〔润州西北长江中〕送别子玉,遂作此词以赠。
上阕写离别时的情景。首二句以晋人桓伊为王徽之吹奏三个曲调的典故,以发问的形式提出疑问:夜深人静时,是谁吹奏有名的古曲,将人们从梦中唤醒?此二句暗写离别。次二句融情入景,通过新月、烟云、天空、江面等景,将整个送别情景和盘托出。
下阕遥想“明日〞分别的情景。“欲去又还不去〞,道了千万声珍重,但迟迟没有成行。二月春深,将是“落花飞絮〞的时节,景象凄迷,那时别情更使人黯然。

昭君怨-古诗-赏析 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卢卡斯123
  • 文件大小13 KB
  • 时间2022-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