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狼战记(下)
周明 飞机Vs潜艇
1943年3月,德军潜艇司令部一共派出47艘潜艇对北大西洋和中大西洋的船队进行攻击。尽管盟军岸防司令部在比斯开湾的空中巡逻密度非常大,但所有3月出巡潜艇都抵达了目的地。3月2的下潜性能受到了限制。在海上为潜艇补给过氧化氢的装备设计出来前,潜艇的作战半径是很小的。
由于这些原因,到1943年5月德军已经意识到,“沃尔特”型潜艇根本不足以对战争结果产生影响。于是德国人又想出了将潜艇内部的过氧化氢燃料箱用来放置附加蓄电池,这种强效蓄电池提供的能量是Ⅶ型的三倍,从而使潜艇能依靠电池在短时间内维持18节的航速。1944年夏天。第一批这样的潜艇研制成功,邓尼茨订购了450艘1600吨远洋潜艇和250吨近海潜艇,这种新型潜艇被称为“电动潜艇”以区别于传统的“柴油机潜艇”。
尽管面临诸多问题,过氧化氢潜艇的研制却一直持续到了战争结束。除了U-791号外,共有7艘“沃尔特”型潜艇建成服役。许多历史学家和工程师都对过氧化氢潜艇赞赏有加,甚至还有些人认为如果这些潜艇能够早些建成,可能就会对战争产生决定性影响。其实,过氧化氢潜艇非常复杂且危险性很高,而且德国也没有能力建成为潜艇补给这种特殊燃料的设备。由于这些原因,战后美英及其他一些国家都放弃了继续研究这种技术。
潜艇损失和任务中断
1943年5月,邓尼茨向大西洋派出了46艘潜艇,7艘补给潜艇中U-460号在南大西洋,U-459号、U-461号和U-487号还在途中,U-462号正在港内整修。这样,5月就只有2艘补给潜艇出航,而且其中的U-463号5月16日在途中被盟军飞机击沉。因此邓尼茨被迫调集3艘Ⅸ型,连同XB型布雷潜艇U-118号一起作为临时补给潜艇。
所有5月出航的潜艇都要应对盟军在比斯开湾更为密集的猎潜行动,这次大规模的空中攻势从4月13日一直持续到6月6日,英军投入的“威灵顿”飞机改装了更强大的“赫丘力士”引擎并安装了最新的ASⅧ厘米波雷达和平面位置显示 器。这种改进型“威灵顿”最初任务就是夜间在比斯开湾巡逻,将潜艇尽可能驱赶到水下,迫使他们在白天浮上水面给电池充电,以便提高只装备简单雷达的日间反潜飞机的效率。另外安装ASⅧ厘米波雷达和平面位置显示器的反潜飞机还有30架“哈利法克斯”和15架B-24。在如此密集的反潜飞机封锁下,5月出航的潜艇有5艘被击沉,6艘被击伤而中途返航,其中的U-441号是新改装的“高射炮潜艇”,5月24日该艇被英军228中队的“桑德兰”飞机发现,U-441号的四联20毫米高炮由于炮台焊接质量太差而不能使用,但还是将“桑德兰”击落。不过飞机在坠落前投下了深弹将潜艇重创,迫使其返回法国,第一次使用“高射炮潜艇”并不如意,但似乎并没有挫伤德国人的信心。
鉴于比斯开湾的封锁行动战果辉煌,英国要求美国派出更多飞机,以参加更大规模的“火枪”(后来改为“海参”、“撞击”)行动。7月13日到8月2日期间,美军第479大队在比斯开湾攻势中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总共发现了12艘潜艇,攻击了其中的8艘,击沉U-404号,还与英军和加拿大空军联合击沉了U-558号和U-706号。
最后一击
随着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法西斯德国的战略前景每况愈下,潜艇部队更是已经到了毁灭的边缘。
6月6日凌晨,诺曼底登陆开始后,德军潜艇司令部紧急命令“地主”艇群出动,先后有43艘(其中15艘通气管潜艇)出航。这些潜艇必须要面对盟军岸防司令部的密集反潜飞机巡逻,在96小时里,遭到盟军飞机攻击的潜艇就超过12艘,其中5艘被击沉,5艘因伤被迫返航。
在得知有10艘潜艇被击沉或返航后,邓尼茨下令除非是到最后时刻,否则任何潜艇不能再出航去反击盟军登陆。同时命令其余18艘没装通气管的潜艇在比斯开湾组成一条静态防线。
通过破译密码,盟军了解到这一情报后,派遣反潜飞机实施攻击,击伤了很多潜艇,但没能击沉任何艘。由于盟军飞机的活动相当密集,没装通气管的潜艇几乎根本没有机会为电池充电。因此6月13日,邓尼茨将这些潜艇全部召回。此后,这18艘潜艇一直处于战备状态,随时准备抗击盟军在布列塔尼半岛的登陆。
6月,14艘通气管潜艇从法国出航,这是德军的“最后一击”。尽管期望很高,但这14艘潜艇都渡过了一段非常艰难的时光,且所获甚微,只击沉2艘军舰(巡防舰“布莱克伍德”号和反潜拖网渔船“甘尼利”号)和5艘商船共约25000吨。却损失了3艘(U-269号、U-390号、U-441号)。大约150名潜艇艇员丧生或被俘。
折戟法国
盟军地面部队于8月初抵达布列塔尼,德军退守海港,为了争取时间让潜艇部队和相关
海狼战记(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