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酱油酿造原料
(一) 蛋白质原料:以大豆为主,现普遍采用提油后的饼粕
豆粕2 .豆饼(热榨豆饼,冷榨豆饼)3花生饼等其他饼粕的 成分
(二) 淀粉质原料:1麸皮:促进米曲霉的生长;2小麦;3 其他碎米、米糠、甘薯等
(三) 食一、 酱油酿造原料
(一) 蛋白质原料:以大豆为主,现普遍采用提油后的饼粕
豆粕2 .豆饼(热榨豆饼,冷榨豆饼)3花生饼等其他饼粕的 成分
(二) 淀粉质原料:1麸皮:促进米曲霉的生长;2小麦;3 其他碎米、米糠、甘薯等
(三) 食盐:咸味,鲜味,防腐
(四) 水
二、 酱油酿造和制酱的微生物
(一)曲霉
米曲霉:主要有蛋白酶,谷氨酰胺酶分解谷氨酰胺生成谷氨 酸),淀粉酶:决定了原料的利用率、酱醪发酵成熟的时间及产品酱 油和酱的风味和色泽。还分泌果胶酶、半纤维素酶和酯酶等。
酱油曲霉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较高,而米曲霉a-淀粉酶 活性较高。日本制曲用混合曲霉,米曲霉79%,酱油曲霉21%。我 国多用纯米曲霉菌种制曲,也有用混合曲。
高产酸性蛋白酶。 体制曲中,,谷氨酸含量提 高20%以上,酱油鲜味增加。
俗称UV-11,是黑曲霉中的优良菌株。酶 系较纯,糖化酶活力很强,且能耐酸。但液化能力不高。
日本从数千种黑曲霉中选育出来糖化
力强的菌。生酸能力较强,富含糖化型淀粉酶,糖化能力较强,耐酸 性也较强,还有较强的单宁酶,原料适应性较强。
(二) 酱油生产中的酵母:从酱醪中分离出的酵母有7个属,23 个种:鲁氏酵母、酱油结合酵母、酱醪结合酵母、易变球拟酵母、埃 契氏球拟酵母、无名球拟酵母等。
1、鲁氏酵母:发酵型酵母,出现在主发酵期。发酵葡萄糖生成 乙醇、甘油等,再进一步生成酯、糖醇等风味物质。在发酵后期, 随着发酵温度升高,鲁氏酵母开始自溶,促进了易变球拟酵母和埃契 氏球拟酵母的生长。后二者是酯香型酵母,参与了酱醪的成熟,生成 烷基苯酚类香味物质,如4-乙基苯酚和聚乙醇等。
2沪酿214蒙奇球拟酵母(T. mogiiSB214):上海酿造科研所分 离,有很强的酒精发酵力,酒精含量7%以上,能在18%食盐中生长, 在10%浓度的食盐酱醪中发酵旺盛。
3酱醪结合酵母:也是耐高渗透压的酵母菌,在酱醪接
酱油的酿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