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干预和效果研究
【摘要】目的 分析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行以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择取4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将其随机分组研究,对照组(23例)行以常规护理,研究组(23例)行以综合护理,对照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干预和效果研究
【摘要】目的 分析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行以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择取4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将其随机分组研究,对照组(23例)行以常规护理,研究组(23例)行以综合护理,对照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呼气流量峰值昼夜波动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护理后研究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高于对照组,呼气流量峰值昼夜波动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 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来说,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确切,可以改善肺功能,临床价值显著。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护理干预;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1
支气管哮喘属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通常会出现咳嗽、喘息等症状,这一疾病不仅反复发作,而且病程长,使治疗难度增加,对患者健康产生直接影响,甚至威胁生命安全[1]。近些年,支气管哮喘发病率呈现出递增趋势,而要想保证临床效果,则需要做好护理干预。本文对此予以研究,报告如下所见。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择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人民医院呼吸内科4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将其随机分组研究,对照组(23例)中,男13例,女10例,病例择取年龄为55~77岁,平均(±)岁,病例择取病程1~5个月,平均(±)个月;研究组(23例)中,男14例,女9例,病例择取年龄56~78岁,平均(±)岁,~5个月,平均(±)个月;对一般资料予以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方法
对照组(23例)行以常规护理,以呼吸内科常规护理流程为准开展护理工作。研究组(23例)行以综合护理: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建立联系,对患者主诉予以耐心倾听,对患者实施心理疏导,增加其对疾病知识的认识,纠正错误认识,使其心理负担减轻。②强化基础护理。对患者不良饮食及生活习惯进行纠正,减少食用牛羊肉、海鲜,禁食辛辣刺激食物,戒烟戒酒,保持规律作息习惯。③哮喘护理。当患者哮喘发作时,应使其选择坐位或半卧位,并行鼻导管吸氧或面罩吸氧,以病情为准对氧流量进行调整,每半小时对患者进行一次巡视,对吸氧情况进行观察,若有异常应及时向医生报告,并对动脉血气指标予以密切监测。
临床观察指标
①一秒用力呼气容积;②呼气流量峰值昼夜波动。
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数据均经统计学软件(SPSS )分析,涉及到计量、计数两种资料,分别以(x±s)、(%)两种不同方式予以表达,另外经t值、x2两种不同方式予以检验,如果检验所得结果P<,则表示有意义。
2 结 果
護理前,研究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为(±)%、呼气流量峰值昼夜波动为(±)%,对照组
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干预和效果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