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项目成本指标评价办法.docx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项目成本指标评价办法
一、项目成本管理流程
目标成本
项目的成本管理应伴随着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其中目标成本的编制深度应 随着设计方案的深化而提升。
在概念方案阶段,编制投资估算需要考虑不同业态、地上地下面积占比、 结构形式等影响造价项目成本指标评价办法
一、项目成本管理流程
目标成本
项目的成本管理应伴随着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其中目标成本的编制深度应 随着设计方案的深化而提升。
在概念方案阶段,编制投资估算需要考虑不同业态、地上地下面积占比、 结构形式等影响造价的重要因素,按照土地费用、项目前期费、基础设施费、 建筑安装工程费、不可预见费、间接费等项目,采用相应建筑面积单方指标的 方式编制。对于公司开发过类似业态的商业地产项目,此阶段的投资估算误差 率应控制在±20%以内。
在设计方案确定,初步设计(或扩初设计)编制完成后,应将方案阶段成 本测算细化,根据当前公司在成本和财务考核要求的分类将项目前期费、基础 设施(市政工程)费、建筑安装工程费的下一级子目进行测算。例如,结构工 程应细分土护降工程、一次结构、二次结构等费用,机电工程应细分到各专业 工程及相应的机电设备。本次测算应达到相当于设计概算的深度,误差率应控 制在±15%以内。
在施工图阶段,沿用上一阶段的成本测算作为控制的目标成本,对于需要 编制施工图预算的工程,工程预算和最终结算的误差率应控制在±5%以内。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公司战略调整等原因修改设计方案可以相应调整 目标成本,但应经过公司相关部门及领导的认可或审批。
合约规划
项目的初步设计(或扩初设计)编制完成后,应编制工程部分的合约规划, 即以预估合同的方式对基础设施费、建筑安装工程费的成本进行分级。
在方案阶段应编制合约规划大纲,合约规划大纲包括合同范围划分、承包 方式、招标采购方式、重要付款条件等内容。根据公司当前项目的实际情况, 在施工图完成之前难免会有较大的设计方案变更,因此在扩初设计完成之后、 结构工程施工开始之前编制详细的合约规划比较合理。
详细的合约规划应涵盖预计签订的所有工程类合同,其中需要单独签订合
同的甲供设备和材料应明确列出,并且根据设备材料的数量和档次合理估算合 同价格。若因设计深度或工程经验暂时不能预见等原因,可以单列一个整合项 目,预估金额包含在该级别合约规划的总估值中,例如将精装修阶段主要的甲 供设备材料列出后留出部分估值单列一项“其他甲供材料”,但是类似情况应尽 量减少,并且在达到相应设计深度后在年度调整合约规划时修改、完善。
动态成本
按照全过程造价管理的理念,成本管理应贯穿整个项目周期,因此对于工 程建设过程中的动态成本控制尤其重要。
工程的动态成本以合约规划为基础,基本原则是对应合约规划预估的合同 金额来计算动态成本。计算原则如下:
(1) 控制目标:按照5%-10%作为控制目标,即各合同的控制成本为原估 算金额(含不可预见费)的90%-95%。发生成本进入控制目标范围 的应发出预警并重点监控后续发生的成本。
(2) 未签约合同:按照控制成本列入动态成本计算。
(3) 已签约合同,按照合同执行阶段分别计算动态成本:
新签订合同,按照签约金额计入;
如有预计洽商、变更,按照预计金额(如施工单位上报金额或 成本人员估算金额)计入;
如有审定的洽商或

项目成本指标评价办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hugezhang2
  • 文件大小12 KB
  • 时间2022-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