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诗十九首》的生命意识.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古诗十九首》的生命意识
关于《古诗十九首》的创作者和创作时间,古有争议,至今也不能确定其确 切的时间,而创作者一般采用萧统《文选》所用的无名氏。现在一般的说法认为 其创作年代不晚于东汉桓、灵时期,主要认为创作于东汉末年。为什么要特别提 其古诗十九首》的生命意识
关于《古诗十九首》的创作者和创作时间,古有争议,至今也不能确定其确 切的时间,而创作者一般采用萧统《文选》所用的无名氏。现在一般的说法认为 其创作年代不晚于东汉桓、灵时期,主要认为创作于东汉末年。为什么要特别提 其创作年代呢?因为这对于能够更好地分析作品是很有帮助的!
我们都知道,汉承秦制,同时也继承了秦朝的疆土并进一步扩张了。西汉实 行的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更是强化了国家内部的统一和安定,使国家成了一个稳 固的主体。所以西汉是趋向稳定繁荣开放的,同样西汉的文学也很明显地表现出 苞括宇宙,总揽天人的大一统气概的艺术追求,而徐陵《玉台新詠》中认为其中 几首为西汉枚乘所作的讲法,观其风格,是与西汉的这种气概不相符的。而到了 东汉,可以说自初期“光武中兴”、“明章之治”以下国家就日益衰微,内政日 益黑暗。具体表现为朝廷内部的外戚和宦官干预朝政,到了东汉末年,这一现象 尤其严重;而表现在外部,又产生了渊源于西汉太学制度的士族,这一士族,其 并不像外戚和宦官般明目张胆地大肆把持朝政,但其实其势力以及影响力是大大 超过前两者的。可以说外戚宦官要么借助皇帝的宠信,要么凭荫后、妃,以此来 把持朝政。那么这些世家大族呢?士族累世经学、诗书传家,可以说每个士族基 本都是某一部经典的权威,凭借着汉代的郎吏制度,这些累世经学的大家族可以 说就是累世为官,那么流传这么多年,且不说其在朝有多大权势,就像是汉末三 国时期的袁绍的家族,即便是门生故吏,也是遍布天下,所以,这些家族子弟就 大多能入朝或在外为官,而并不需要像平民般举孝廉,举贤良方正为官,或只是 一个形式,那么,这就使那些平民学子们拥有了更少的能够为郎为吏的机会。
而创作《古诗十九首》的便是那些希望通过游学而取得功名的学子,这些游 子多是无权无势、家庭较为困苦的。他们迫切希望通过游学而能够得到一官半职, 能够取得富贵,从而改变自己以及家庭的命运。但现实并没有给他们太多这样的 机会,所以他们的游宦大多是不成功的。朝内有外戚宦官把持朝政,政治腐败黑 暗;朝外有世家大族的极大影响,再加上汉末一系列的社会动乱,西汉大一统的 和平安定局面以不复见。所以这些游宦子弟即便是有才学,若没有达贵之人举荐, 也是极难有所作为的,而徒把时间浪费在了游宦的路途上。于是,怀才不遇、施 才无门的感慨和落寞低沉的心情成了这些游子的情感基调。
这些游宦子弟们起初都是心中有抱负,欲求飞黄腾达,摆脱贫困的。如《今 日良宴会》中写道“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为守贫贱,轗轲常苦辛。”进
而追求自身价值的不朽,欲图建功立业,扬名后世,如《回车驾言迈》中的“奄 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这些都是还未受挫的游子们的积极的人生追求,但是 事不遂人愿,他们的理想并不能实现。但是他们并没有一味地颓废与伤感,但是 在我看来,他们的饮酒作乐,及时行乐的消极应付的思想也是对自己的麻痹而已。 他们“斗酒想娱乐,聊厚不为薄。”“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他们还认为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所以他们觉得“不如饮

《古诗十九首》的生命意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iaobaizhua
  • 文件大小10 KB
  • 时间2022-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