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提要] 本文选取长江经济带2003~2017年相关数据,对长江经济带技术创新情况和区域经济增长情况进行分析,通过面板数据模型检验技术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认为长江经济带技术创新能力,认为从东到西逐渐减弱;沈坤荣和李光泗以技术进步的模式改进和技术创新的动力体制为研究对象,认为技术创新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李建辉等强调专利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地位,认为技术创新是指改造原有的或创造全新的产品、流程与服务途径的技术性活动,此类活动可以由专利来作为展示方式。李侃蔚和李朝洪解释了技术创新在促进经济增长中发挥的具体作用,并通过线性回归方法构建实证模型进行论证。李平和徐海龙研究中国经济增长中技术创新的贡献指数,研发投资是中国技术创新和中国经济的主要动力来源;蒋武林等利用安徽省16个地级市2012~2016年工业企业的相关数据,分析了技术创新因素对安徽省经济增长的影响,认为以专利申请和研发投入为技术创新衡量指标时,技术创新对安徽省经济增长存在促进作用。
可见,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经济增长最具有实力的区域,有必要分析技术创新对其经济增长的作用程度。
二、研究设计
(一)变量选取。按照《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中的划分范围,长江经济带涵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个省市。为分析长江经济带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本文选择各省市的地区生产总值作为经济增长的代替指标;选择专利申请受理量作为技术创新的代替指标。本文选取年末常住人口、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作为控制变量。相关指标均折算成2000年的不变价格,所有数据源自《中国统计年鉴》(2004~2018年)。
(二)模型介绍。,并建立如下的计量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和回归检验:
三、实证分析
相关变量的统计性描述如表1所示。(表1)
消除异方差问题,所有变量均进行取对数处理。在选取回归模型时,,拒绝使用混合效应模型; ,应该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具体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表2)
根据表2可以看出,专利申请受理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年末常住人口、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四个变量均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表明研究的几个变量对经济增长都具有十分明显的影响作用。其中,长江经济带的技术创新指标专利申请受理量每增加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每提高1%,%;年末常住人口每增加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每增加1%,%。可见,技术创新、资本投入、劳动投入和财政支持对经济增长均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
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在四个自变量中,对经济增长影响最大的是劳动力因素,其次是政府支出因素和资本因素,技术创新影响最小,这可能与我国国情有一定关系,目前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占主要地位,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因此劳动力数量的
长江经济带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