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陈皮用途丨“陈皮”由来知多少.doc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陈皮用途丨“陈皮”由来知多少
“新会陈皮”是新会土特产,是古今著名的地道广东中药,同时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备受喜爱的调味品,享誉海内外。 “新会陈皮文化”丰富而深厚,新会人引以为不可不辨。”尽管今天某些辞书仍将“橘皮”解作柑橘皮,但在实际应用中,“陈皮”一般单指柑皮而言。如果今天说橘皮,大众反会以为是桔子的果皮。2008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常识笔试问答里就有这样一道题:“陈皮实际上是什么果实做成的?”而在柑乡新会民间,更直接称“柑皮”。文字陈皮,口语柑皮、柑果皮,也省称“果皮”。道光《新会县志》卷二“物产”说:“凡果之皮以柑皮为尤佳,故又名果皮。”在新会,只有柑果才会取皮,说“果皮”绝不会误解为桔皮、蕉皮。 陈皮别名很多,有柑皮、柑果皮、柑子皮、广柑皮、广皮、陈广皮、陈柑皮、新会皮、大红皮、冈州红皮、黄橘皮、陈橘皮等等。 据考证,新会种柑取皮相传有700多年历史。元代至正七年(1347年)新会外海(今属江海区外海镇)陈惠甫拨田嘱书中有“甘子田租十石”。(有文说外海陈族始祖陈莘隐的遗书,非也)这说明当时新会存在专门生产柑子的柑园。 粤中之皮新会为佳 新会陈皮入中药,为广东地道名药,号称“十大广药之一”。《广东植物志》载:“陈皮味微苦而辛,性温,有行气、健胃、燥湿、化痰、下气、止呕的功效,其药性及疗效,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描写颇为详尽。”以陈皮为主要成份的中药有川贝陈皮、蛇胆陈皮、甘草陈皮、二陈汤、二陈丸等。而“广陈皮”仅“茶枝柑”广陈皮为常用理气、健脾、燥湿、化痰药,新会大红柑就属茶枝柑,由于土壤、气候、栽培等特殊成因,新会出产的与其它地方就是不一样,用正宗新会大红柑制作的“新会陈皮”又名“冈州红皮”,其质优、独具地道药材特色,为“广陈皮”的正品。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更有详述:“橘皮,苦能泄能燥,辛能散,温能和。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本草纲目》中还特别记述,橘皮“今天下以广中来者为胜”。“广中”,粤中也。粤中陈皮即为新会陈皮。 清代汪昂(1644-1911)《本草备要》:“广中陈久者良,故名陈皮(陈则烈气消,无燥散之患。半夏亦然,故同用名二陈汤)。治痰咳,童便浸晒。治痰积,姜汁炒。治下焦,盐水炒。去核、皮,炒用。” 清未民初著名中医学家张寿颐(1873-1934,字山雷,江苏嘉定人):“新会皮,橘皮也,以陈年者辛辣之气稍和为佳,故曰陈皮。市肆中有多种,……其通用者则新会所产,故通称为新会皮,味和而辛不甚烈。” 《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收载,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 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药材分为‘陈皮’和‘广陈皮’。” 出产柑橘皮不独新会,历史上全国的很多地方都有,其中在唐代还作为臣民或藩属向君主进献的土产,即“土贡”。唐代杜佑《通典》记有江陵郡、《新唐书》记有梓州梓潼郡,它们的“土贡”名单中就有橘皮。但后来人们发现,新会所产陈皮的药用和保健效果最好,因而名声后来居上。广东药业将产于其它各地的橘皮如川橘皮、建橘皮、台橘皮、江西橘皮、湘橘皮、潮橘皮均称作“混合陈皮”。陈皮以“广陈

陈皮用途丨“陈皮”由来知多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舍儿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22-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