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内圣外王
王阳明的传奇人生
2017/7/26
知&行
佛印是宋朝高僧,主持庐山归宗寺。苏东坡其时住湖北黄州,与归宗寺的佛印隔江而望。苏东坡和佛印皆才华过人、风趣善辩,二人喜相互盘道和辩论,每每佛印禅师胜,苏东坡自愧弗如。
有一次,苏东坡突然开悟,诗兴乍来,做了一首赞佛的好诗: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八风是指:称、讥、毁、誉、利、衰、苦、乐。诗眼是八风吹不动。
这是一首意境很高的诗,不是对佛法有相当的造诣,写不出这样的诗。
苏东坡自己反复吟哦,非常得意。他于是差人把诗送去给佛印看,他想:禅师看到这首诗,一定会大加赞赏,甚至拍案叫绝。
佛印看后,不作任何评论,仅在诗笺上写了二个字:“放屁”。然后让人带回给苏东坡。
知&行
苏东坡一看,觉得受了羞辱,怒不可遏,气急败坏。急忙过江,赶到庐山归宗寺,气呼呼地要找佛印禅师理论一番。
佛印早已吩咐小和尚说:“今天不见客。”苏东坡听了,火上加油,再也忍受不住了,不管三七二十一,直闯佛印禅师的方丈室。
方丈室的门掩着,苏东坡正要推门而入,忽然发现门扉上贴着一张字条,端正地写着:
八风吹不动, 一屁过江来。
苏东坡看到这两句,立刻就警觉了,羞愧难当。放个“屁”就能把你苏东坡“吹”过江来,何谈什么八风吹不动?
针对苏东坡的羞愧难当,作一个字点评:悟而不行,羞死活该。
意味:
1、生活中的很多道理,悟到了、说得出、写精彩,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的是真修实行,仅仅说起来头头是道、写出来精彩动人、心里面貌似明白,而不去实践和实做,就叫“不行”。
2、懂得,是一重境界;做到,是另一重境界。得到,是做到的结果而已。想得到吗,先要做到!
请你思考
知&行:是什么关系?对你的人生意味着什么?你该怎样做?
心学四决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目录
一、王阳明地位
二、王阳明生平
三、王阳明文学
四、王阳明军事
五、王阳明哲学
六、王阳明讲学
七、王阳明气质
八、人生启迪
禅宗:北秀
神秀: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在心学的修为上,今天在座,谁是“神秀”、谁是“慧能”?谁是“弘忍”?
怎样修炼心学 VS. 怎样搞明白王阳明
一、王阳明地位
王阳明(1472-1529),浙江绍兴余姚人,明代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和教育家,阳明心学创始人,号称才兼文武、奇智大勇。
中国5000年历史,堪称“三立”圣人者(立德、立功、立言)仅二个半人:一个孔子,一个王阳明,半个曾国藩。
中国5000年历史,文人用兵如神者仅三人也:诸葛亮、王阳明、毛泽东。
明穆宗对王阳明盖棺定论:两肩正气,一代伟人,具拨乱反正之才,展救世安民之略。
王士祯(清初诗宗,主盟诗坛) :王文成公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
曾国藩: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
1872年曾国藩去世,故交挽联:尽瘁武乡侯,千秋臣节;望隆新建伯,一代儒宗。
章太炎:日本维新,王学为其先导。
日本学者高濑武次郎:我邦阳明学之特色,在其有活动能力的事业家······乃至维新诸位豪杰震天动地之伟业,殆无一不由于王学所赐予。
一、王阳明地位
梁启超:王学绝非独善其身之学。而救时良药,未有切于是者。
日本倒幕领袖西乡隆盛:修心炼胆,全从阳明学而来。
日本军神东乡平八郎:一生伏首拜阳明。(日俄战争,东乡平八郎全歼俄洋舰队,一举将日本推上了世界强国的高峰)
乾隆皇帝书写御碑:命世真才。
蒋介石:余所重着,王阳明知行合一之说。此心有立,然后可以应天地万物之变也。蒋介石官邸所在“草山”,更名为阳明山。蒋介石最喜欢读传习录,作为其“终生的精神食粮。”
陶行知:原名陶文俊,敬慕王阳明思想,奉“知为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为至理名言,于是改名为陶知行。后来“余体验所得,适为其反”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再次改名为陶行知。
杜维明:五百年来,儒家的源头活水就在王阳明,21世纪将是王阳明的世纪。
王明夫:如果人生一定要皈依一种哲学的话,那就皈依王阳明哲学吧。
王阳明,名王守仁,字伯安,小名王云,别号阳明。
生于成化八年(1472),卒于嘉靖七年(1528)。
是我国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是“阳明心学”的创始人,他的心学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一朵奇葩,引领了明代末期的思想解放潮流,并漂洋过海,深刻影响了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
后人称他为“真三不朽”(即立德、立言、立功)“古今完人”。这种人历史上仅有两个半:一是诸葛亮,二是王阳明,半个是曾国藩。
2017/7/2
知行合一-内圣外王--王阳传奇人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