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药店——朝阳行业,夕阳产业?
谁也不能否认,零售药店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了。
北京德威治大药房总经理张玉宽则预言:制药企业通过GMP认证后对仿制药品的抢注,会引爆终端市场新一轮竞争,大洗牌的日子不远了。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今年1月9日,以健康为经营理念,以大卖场为经营模式的天惠得大药房现身北京,其经营的商品除了药品外,还有化妆品、妇幼儿童用品等与健康相关的商品。虽然在此之前,这种混业经营模式在其他省份、城市已经屡见不鲜,但当它登陆北京后,还是引发了许多人的遐想。业内人士认为,在药品零售行业整体低迷的情况下,混业经营模式的出现预示了一种新业态的崛起,它说明国内药品零售业正向国外的分销模式靠拢。
那么,实行混业经营的药店目前的经营状况如何?它能使零售药店突出重围吗?
■一厢情愿的集众效应
据了解,许多药店在实行混业经营时都有一个良好愿望:增加药店的客流量,形成日常消费品和药品的互动销售,从而带动门店整体销售收入攀升。北京金象大药房马甸店的经理陈冰就曾直言不讳,只要客流量能大幅度增加,非药品类商品不赚钱也行。
然而,要想增加客流量谈何容易。客流量说白了就是人气,多经营一些商品就能聚人气吗?“目前,零售药店实行多元化经营的最大困难就是如何引导消费,怎么让老百姓到药店来买日常消费品。”北京丰科城医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牛正乾一语道破天机。
北京天惠得大药房无论所处地段,还是购物环境,以及药品价格都可圈可点,但据知情人透露,自开业以来,经营状况一直不理想。与周围的药店相比,其优势并不明显。对此,该店经理刘成谋没有回避,他坦陈,“天惠得”现在还处于培养消费者的阶段,“我们就没想过两年内要赚钱”。他认为,“天惠得”遭到的冷遇是消费者的观念问题。通常,人们只会在买药时想起去药店,买其他商品则习惯到超市。
湖南老百姓大药房从诞生之日起走的就是混业经营的路子,但所到之处,最吸引消费者的“卖点”并不是丰富的商品,而是相对较低的药品价格。老百姓大药房河北总店的经理周勇说,现在“老百姓”每个门店的商品中药品占70%,健康类商品占30%,销售收入比例也大致如此。他认为,提高消费者对混业经营药店的认知程度要花费很长时间,因为观念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他透露,经过市场培养,现在已有消费者专程来“老百姓”买非药品类商品,但这种情况不多。
由此可见,在混业经营的药店中,非药品类商品的销售目前还处于消费者“顺手牵羊”的阶段。换言之,药店经营者们所期待的集众效应并没有实现。
■鱼与熊掌能否兼得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药店经营日用消费品会提供更多的方便。药店经营者实行混业经营的初衷是用日用品的消费来带动药品的销售,但是日用消费品的经营并不是药品经营者们所熟悉的领域。
有业内人士分析,现在日用品零售行业已经进入市场成熟期,竞争异常激烈,药店要想在该领域分一杯羹难如登天。首先从价格来看,其优势必须以规模效应为前提,这一点混业经营的药店显然无法与大超市相抗衡;另外,药品经营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比普通超市高,同样的商品摆放在药店内的成本会高于普通超市,因此药店经营日常消费品从成本上也没有优势;从品种来看,目前,混业经营的药店的日用品品种相对单调,尤其是同类产品往往只有几个品牌,而大型超市现在的品种铺
零售药店——朝阳行业,夕阳产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