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侵犯的实质
第二节侵犯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侵犯行为的控制
第四节减少侵犯的方法与途径
第九章侵犯
第一节侵犯的实质
一、什么是侵犯
二、侵犯行为的解释
第一节侵犯的实质
一、侵犯行为的概念
(一)侵犯行为的定义
侵犯行为(aggressive behavior)简称侵犯,是一种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
伤害行动、伤害意图与社会评价,是侵犯概念的三个要素。
可以是实际造成伤害的行动或语言,也可以是旨在伤害而未能实现的行为。
第一节侵犯的实质
(二)侵犯行为的分类
1. 从侵犯的方式上看,侵犯可以分为言语侵犯和动作侵犯。
,侵犯可以分为:
敌意性侵犯( hostile aggression)
工具性侵犯(instrumental aggression)
敌意性侵犯是源于愤怒、意在伤害的侵犯,也被称为报复性侵犯、情绪性侵犯。而工具性侵犯则把伤害作为实现其他目标的手段。
第一节侵犯的实质
(三)侵犯的普遍性
最血腥的一百年——20世纪
第一节侵犯的实质
(四)侵犯的稳定性
侵犯行为有较强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早年的侵犯性与后来的侵犯行为有普遍联系。
赫伊斯曼(1984)对600多名被试进行历时22年的追踪研究,结果发现,无论男性还是女性,8岁时的侵犯性记录能够很好地预示他们成年以后(30岁)的侵犯性行为。
第一节侵犯的实质
二、侵犯行为的解释
(一)侵犯的本能理论
侵犯是一种本能,是由遗传获得的,而非习得的。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的攻击行为根源于一种自我破坏的冲动。侵犯和自毁这两种冲动,都标志着人类有一种基本的无意识的死亡欲望。“死的本能”所蕴含的能量指向自我便导致自杀,若指向他人就导致侵犯。
弗洛伊德让人们有机会以非破坏性的方式将侵犯能量释放出来(体育竞技、冒险等)。侵犯冲动作为一种心里能量都必须得到表现,不然就会导致精神病。
对弗洛伊德的观点的评价:他的观点主要是通过对心理异常者的治疗实践发展起来的,因而在推广应用到正常人身上的时候应慎重。
二、侵犯行为的解释
洛伦茨跟弗洛伊德一样,也认为侵犯是一种本能。但洛伦茨认为侵犯是一种进化而来的具有生物学意义的适应性本能。侵犯是人类生活不可避免的组成部分,战争就是人类侵犯本能定期发泄的结果。通过体育竞技耗散侵犯本能。
动物和人类的有限攻击行为:同类的侵犯并不一定以毁灭为结局,而是以失败者的让步为结局。
对本能论的述评
价值:本能论指出了人类侵犯性的生物遗留性质,指出了减少侵犯的代偿和转移方法,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应用意义。
不足:简单的本能论的观点并不能够很好的解释现实中的很多攻击行为。如对战争等社会现象的解释就忽视了社会自身的规律,犯了心理学主义的错误。本能论无法解释攻击行为在个体和文化之间的多样性。
本能论的科学证据?
1. 有暴力倾向的人的大脑是否有某种异常?前额叶活动水平
2. 基因可能在侵犯行为中扮演重要角色?来自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的研究。
3. 脑机制:
海马:影响情绪; 杏仁核:该区域受电击时,温和的机体变得暴躁;当该区域的神经活动被抑制时,暴躁的机体变得温和; 大脑皮层:皮层受损时,会表现出更激烈的侵犯行为。
4. 神经递质:5-羟色胺:抑制攻击(5-羟色胺减少,侵犯行为增多);
5. 雄激素水平与较高的攻击水平显著正相关,是否能够解释“男性通常比女性表现出更高的攻击水平”?
6. 血液中的生物化学因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对攻击性刺激的敏感性。如酒精等。
713第一节 侵犯的实质 第二节 侵犯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侵犯行为的控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