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 52
隶书结构的变化四十种分析图例(一)
一、横平竖直ﻫ 横画平稳,竖画正直,整个字既要平直,又不失生动,笔画力求平而不僵,直而不硬。写出和谐匀称、端庄整齐、生动活泼的优美之感.
二、蚕无二设ﻫ 隶书中下窄的字形,要求上面宽的部分覆盖下面窄的部分,呈倒三角形状,,相映之中见神采。
7 / 52
二十八、横长竖短
凡中间或底部穿插一横的字,要突出横画,横宜长竖宜短,长横要丰满状实,但不要臃肿,使静态边动态.
二十九、横短竖长ﻫ 中间贯穿竖画的字,要使竖画正而直,稍微写的长点,突出竖画在字中的主要地位,忌短而斜。要写的安稳壮实,如同坚挺的柱子.
三十、左小右大ﻫ 有的字形处于结构变化的原因,往往把左部分写的小点,而把右部分写的大点,伸展稍长,粗略看去是有倾斜,其实不失重心,平衡统一。
三十一、左大右小
有的字左边写的较大,右边部分则写的较小,放左敛右,右边拘紧,左边舒展,两部分之间一大一小,一高一低,遥相互应,别有情趣.
8 / 52
三十二、左右避让
有的字由于结构或笔画繁简等问题,上下、左右的排列,容易出现松散、不和谐,应此要把有的笔画左伸或右展,使之即不拥挤又不分离,保持整体的稳定。
三十三、上大下小
有的字,上部要宽大舒展,下部不宜大。具体笔画根据各自结构处理,要做到上宽下窄、上实下虚、以虚托实。
三十四、上小下大ﻫ 有的字,下部要宽大舒展,而上部宜紧小短促,,要做到下宽上窄、下实下虚、稳实端庄。
三十五、横宜扁方ﻫ 形状扁阔的字,要顺其自然,取横势,结体稍扁,生动丰满。要防止把笔画象左右拉的过长,上下把形体拉的过扁.
9 / 52
三十六、纵宜长展
形状狭长的字,取纵势,清秀雅致,上下舒展。要注意上下笔画勿压的过紧,也不要把笔画拉的过长。做到横敛纵放,上部较密和下部较疏成对比。
三十七、 内紧外舒ﻫ 隶书的特点之一,是字型扁方、取横势,形成长撇长捺向左右伸展,而中宫紧密,中间部分收拢,具有内手外展的特征。
三十八、 宜选斜捺
当多笔横画与斜画同时出现时,横画应服从斜画。一般情况下,横画不能用雁尾做捺脚,应选用斜画做捺脚,使整体更为美观。
三十九、左高右低ﻫ 为字的美观活泼起见,有的字左右两部分可写成左高右低状,形成错落参差、顾盼生动之感,在协调中求变化,使整个字和谐和灵动。
11 / 52
四十、同字异形ﻫ 在一个内容中,出现两个以上相同字时,应避免写的雷同,要从结构、笔画上给于变化,使通篇文字丰富多采。
隶书知识(一):点的变化十六种
正点
逆锋起笔,稍顿既右下运笔,然后转势向左下方行笔,渐提,收笔出锋。
横点
逆锋起笔,转笔向右轻松自然运行,回锋收笔。状似横画,但注意写的太粗太长。
11 / 52
竖点
藏锋逆入,稍停即向下转锋,切忌写的细长或粗短.
侧点
逆锋向右上行,稍停过程中略向右下顿笔。然后向左下顺势提锋收笔。
折的变化八种(一)
方折
该笔画为横画和竖画的组合,转折处稍提起,调整笔锋后于远处入纸向下徐行.
12 / 52
上角折
此种类型的折法,在书写时笔锋至转弯处微提,向右上方换向转笔向左下运行。
右折角
将笔行至转角处,即向左下方换锋运笔,右角明显外突。
圆折
转折时笔锋稍转,宜圆润灵活,切记顿挫粗重运行。
折的变化八种 (二)
13 / 52
竖折
行笔至转折处,将笔锋调整后向右运行,竖与横及转角要连接自然,和谐统一。
下斜折
书写至转角处,即转笔向左下斜势徐行,使折角一下的竖画向内收.
上斜折
逆入向左下运笔,至适当处即转锋向右,使折角以上的画成斜势,转折处宜大些。
ﻫ绞丝折
14 / 52
由于该笔画的折角较多,在书写时要注意它们之间的参差错落,力求生动多变,形容各异。
波的变化八种
长平波
逆锋向左下方顿挫,势饱劲足,形成蚕头,中部微细,至尾部稍停顿后向右偏上逐渐顺势提锋,形成一波三折之势
方头波
落笔取逆势,然后向下切入成方笔,似刀切状,转笔向右运行,中部很尾部的运笔和长波相似。
翘尾波
行笔接近尾部,稍重按后向右上方逐渐提出比锋,尾部上翘。
底尾波
16 / 52
行笔
隶书结构的变化四十种分析图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