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二线干部工作总结
篇一:关于对退二线领导干部发挥作用状况的调研和思索
关于对退二线领导干部发挥作用状况的调研和思索
时间:2022-9-22 16:50:38 :齐文强 胥勤刚
近年来,随着干— 2 —
线领导,在区法律救济中心、社区和村定期上班,代写法律文书,询问法律事项,调解冲突纠纷,切实效劳群众。五是选择一批连续留岗工作。对局部特别岗位的干部,免去领导职务,连续在单位上班。如区法院、检察院科级领导退二线后,领导职务免去,因未到退休年龄,法律职务一般不免,连续留岗工作。
3、改良考核方式,破解考评鼓励难。对退二线干部,每年结合单位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一并进展,全面把握他们的工作学习状况。对局部参加中心工作半年以上的退二线干部单列进展年度考核,由组织部门综合相关单位意见确定他们的考核等次,对参与中心工作表现突出的,优先考虑评先评优。
三、存在问题
近年来,尽管该区在退二线干部治理上进展了一些探究,并取得了肯定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肯定程度上影响了退二线干部作用的发挥。主要表现为:
一是离岗年龄不全都。目前,全省各县区科级领导干部退二线年龄一般自行把握,没有明确的标准,这就造成一样年龄的科级干部,在有些县区已经退居二线,有些县区还在领导岗位的实际,相比拟难免心中有些不平衡。另外,由于上级没有明确规定,科级领导退二线后,如不在单位连续上班,实际上也违反了《公务员法》关于干部退休的规定。
二是划线腾位一刀切。为了给年轻干部供应晋升空间,鼓励他们干事创业,各级组织不得不让一些刚过壮年的领导干部提前腾出职位,因此便实行一刀切的方法,划定年龄线,到龄即退居二线。但由于个体状况的不同,退二线干部的思想状态、身体状况的差异等缘由,有的情愿连续在岗位奉献,有的不情愿连续工作;有的身体很好,能连续胜任岗位要求,有的由于身体缘由不能连续工作;有的岗位和工作任务要求干部连续留任,有的则可留可不留。但是对于退二线的干部,一般很少考虑上述因素,普遍实行“一刀切”,以年龄划线腾位,这样做,不利于干部个人,不利于工作要求,更不利于党的事业进展。
— 3 —
三是心态思想有滑坡。退二线干部任职多年,工作责任心较强,特殊是刚从领导职务退下来的同志,大多数能听从组织安排,情愿连续担当力所能及的工作。但也有少数干部退二线后,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随着年龄增大,责任意识减退,享愿意识增加;有的工作态度消极,作息时间由刚性变为弹性,工作由主动变为被动,把“退二线”看成是退休的“软着陆”,视“退二线”为“退休”;有的组织原则性下降,联络感情多、办公事少,回避冲突多、勇于担责少;有的退二线后怅然若失,不知所措,精神上、心理上处于不平衡状态,有时会产生埋怨心情,因而消极悲观,一蹶不振,无所作为。
四是日常治理不标准。领导到点退居二线,尽管组织上明确了他们的工作关系仍在原单位,并提出了发挥余热的盼望,原则上要求退二线干部参与各种会议和政治学习,按时上下班,并安排肯定的工作任务,但事实上一些退二线干部即使在原单位工作,也往往怕工作过头,影响年轻人的积极性,怕被误认为出风头而不敢放手工作,单位领导碍于情面、出于敬重等也不便安排任务,所以,对退二线干部不能像对在职干部一样从严要求,来与不来一个样。极少数退二线干部是卸下了担子便离开了单位,或在家休息或从事其他事业,因而在公务员队伍里消失一批各种待遇不少而又不需要在单位上班的特别群体。
五是作用发挥不充分。退二线干部一般处在五十四、五的年龄段,他们精力旺盛,工作阅历丰富,熟识本镇、本部门、本单位的状况,群众根底较好,是一笔不行多得的人才资源。但退二线后,少数单位对他们实行听之任之的态度,担心排工作、不安排任务,使其无所事事,缺乏工作压力和动力,上班变成“自由人”,成为可有可无的“闲人”,这无疑是干部资源的严峻闲置和铺张。
四、对策建议
— 4 —
退二线干部是党政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局部,是珍贵的人才资源,管好用好退二线干部,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必需仔细贯彻“关怀爱惜与严格治理相结合,统一安排与自觉自愿相
退二线干部工作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