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容量休克抢救程序
急诊科 宋玉君
第一页,共十六页。
一、休克概述
休克是机体由于各种严重致病因素引起的急性有效循环血量缺乏导致的以神经-体液因子失调与急性循环障碍为临床特征的临床综合征。这些致病因素包括大出血、创伤、中毒低血容量休克抢救程序
急诊科 宋玉君
第一页,共十六页。
一、休克概述
休克是机体由于各种严重致病因素引起的急性有效循环血量缺乏导致的以神经-体液因子失调与急性循环障碍为临床特征的临床综合征。这些致病因素包括大出血、创伤、中毒、烧伤、窒息、感染、过敏、心脏泵功能衰竭等。由以上特点,休克分为7种,失血性、烧伤性、创伤性、感染性、过敏性、心源性、神经源性。休克是以血压异常下降为主征,并伴有末梢循环障碍和有脏器功能障碍的一种状态,能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
第二页,共十六页。
二、 休克分期:
:精神紧张或烦躁不安、焦虑而冲动,神志清醒,面色和皮肤苍白,肢体 湿冷,心律加快,收缩压正常或偏低,舒张压略增高,脉压差缩小,尿量减少。
:表情冷淡、反响迟钝、意识模糊或昏迷,皮肤湿冷,发绀明显,脉搏细 速或扪不清,浅表静脉萎陷,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收缩压降至80mmHg以下,脉压差小于20mmHg,尿量小于20Ml/h,甚至无尿。
第三页,共十六页。
休克分期
:面唇青灰,手足发绀,皮肤花斑、湿冷,脉细弱不清,脉压差很小,嗜 睡、昏迷、尿闭、呼吸急促、潮式呼吸、DIC、酸中毒表现。
第四页,共十六页。
三、 休克分类:
1. 感染性休克
2. 低血容量性休克
3. 心源性休克
第五页,共十六页。
四、休克诊断要点
1、有感染、创伤、失血、心脏疾患等现病史
2、有神志障碍或冷淡、唇淡、皮肤四肢苍白或淤紫、表浅静脉萎陷。
3、脉搏细速,超过100次/分钟或不能触知。
4、四肢湿冷,胸骨部位皮肤指压阳性(压迫后再充盈时间超过2秒钟),皮肤有花纹,粘膜苍白或紫绀,尿量少于30ml/h或尿闭。
5、(80mmHg)。
6、(20mmHg)。
第六页,共十六页。
休克诊断要点
7、原有高血压者,收缩血压较原水平下降30%以上。
8、皮肤潮红、湿暖;呼吸增快或呼吸困难
第七页,共十六页。
五、休克抢救程序
1、 测量T、P、R、BP观察瞳孔及意识、皮肤颜色、温度,发现休克指征,立即通知医生。
2、 体位:采取仰卧中凹位,头部和躯干抬高20至30度,下肢抬高15至20度。
3、保持呼吸道通畅 一般用鼻导管吸氧,流量2~4L/min,严重缺氧或紫绀时应增加至4~6L/min,或根据病情采用面罩或正压给氧。
第八页,共十六页。
休克抢救程序
4、 开辟1-2条静脉通道输入平衡盐溶液或低分子右旋糖酐,补充血容量。
5、 低温者保暖,高热者物理降温。
6、 遵医嘱迅速病因治疗:过敏性 → 肾上腺素皮质素、钙剂 心源性 → 纠正心律失常,控制心衰,急性心包填塞穿刺引流减压 创伤性 → 止痛、包扎、固定,内脏破裂及早探查 感染性 → 扩容抗感染去除病灶 失血、低血容量性 → 扩容〔先平衡液后胶体液〕输血、中分子右旋糖酐、血浆、白蛋白
第九页,共十六页。
六、休克护理措施
1、绝对卧床休息,防止不必要的搬动,应取平卧位或头和脚抬高30度,注意保温。
2、尽快消除休克原因,如止血,包扎固定,镇静、镇痛〔有呼吸困难者禁用吗啡〕,抗过敏,抗感染。
3、给氧,鼻导管给氧2-4L/分,保持通畅,必要时可用面罩吸氧。呼吸衰竭时可给呼吸兴奋药。
4、保持静脉输液通畅,以利于血容量的补充和用药及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按病情掌握药量、滴速,保证准确及时给药。
第十页,共十六页。
休克护理措施
5、密切观察P、R、BP的变化,根据病情15-30分钟测量一次
6、体温每四小时测一次,防止体温骤降,以免虚脱加重休克。
7、观察意识,当中枢神经细胞轻度缺乏氧时,病员表现烦躁不安或兴奋,甚至狂燥,随休克加重,由兴奋转抑制,病人表现精神不振,反响迟钝,甚至昏迷,对此病人应适当加以约束以防意外损伤,亦可使用
第十一页,共十六页。
休克护理措施
镇静剂,但需注意血压。
8、注意皮肤色泽及肢端温度,如面色苍白常表示有大出血,口唇或指甲发绀说明微循环血流缺乏或淤滞,当胸前或腹壁有出血时,提示有DIC出现,如四肢厥冷表示休克加重应保温。
9、严密观察心率变化,如脉速,末稍紫绀伴有颈静脉怒张,呼吸困难,咳血性泡沫痰,提示心力衰竭,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第十二页,共十六页。
休克护理措施
10、饮食可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流质饮食,不能进食者或给予鼻饲
低血容量休克抢救程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