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历史人物评述——李鸿章
摘要:李鸿章是晚清重臣,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每当回顾中国近现代史,就不可能不面对李鸿章及其所代表的晚清政府。纵观李鸿章一生,可圈可点处众多,但是在皇权体制下,没有实现其抱负,这是民族和个人的悲哀。建国后对李鸿章的评价大有偏颇,往往把李鸿章看作卖国贼,这个观点与历史是不完全相符的。我们应该本着尊重历史、尊重现实的态度和原则,来重新审视这一历史人物,做出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
关键字:李鸿章洋务运动
一、李鸿章的生平
李鸿章,世人多尊称李中堂,安徽合肥人,中国清末重臣,同时是将领兼外交官,被西方人称呼为“东方的俾斯麦”,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淮军创始人和统帅。道光二十七年,李鸿章考中进士,后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身后被慈禧太后称赞为“再造玄黄”之人。李鸿章与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著有《李文忠公全集》。
二、李鸿章的功
说到李鸿章对历史的贡献,他奉曾国藩之命整顿团练,招募新兵编练淮军,并成为当时清朝战斗力最强的军队。他提出“海防论”,积极倡议建立近代化的海军,并组建了北洋水师。虽处于清政府的腐朽
通知下,他仍在外交中对积贫积弱中国的处处维护。但最为后人称道的是他参与并领导了洋务运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纵观整个洋务运动全过程,不难发现,在众多的倡导组织洋务活动的官僚中,与洋务运动相始终的只有李鸿章一人。在所有的洋务官僚中,李鸿章兴办的洋务事业最多,涉及的范围最广,取得的成绩也最显著,中国近代化的许多“第一”都与他的名字联在一起。如中国第一家近代化企业、中国第一家由中国人自己修筑的商业铁路、中国人自行架设的最早的电报线、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中国第一支近代化的海军等等。因而他被看作是洋务派的旗帜,洋务运动的旗手。他以办洋务求“自强”为己任,摆出“舍我其谁”的姿态,并雄心勃勃地表示:“我朝处数千年未有之奇局,自应建数千年未有之奇业。”其开展的洋务运动中才能可以说是表现的很充分的,业绩是明显的,这些至少反映在以下这样几个方面:
(一)、引进西方军事工业,建设近代化国防。
1862年,淮军首先接受近代军事装备与训练,这是中国陆军近代化的肇始。此外,李鸿章还派遣数批军官、工匠出国学习制造、驾驶。自1871年至1894年,李鸿章购船、练兵、筹办海防,加速了中国的海防近代化。1891年李鸿章创建的北洋海军初具规模,为中国国防近代化打下了基础。
(二)、创办民用企业,建设中国近代化工业体系。
在洋务派创办的20多家民用企业中,其中李
中国近代历史人物评述——李鸿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