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GEIHUA1688】
法医学名词解释
法医学名词解释整理
一. 绪论
1. 自然死(natural death):①又称非暴力死亡 ②符合生命和疾病自然发展规律,没有暴力干预而发生的死亡 ③包括生理性死亡和病理性死亡。
9. 非自然死(unnatural death):①又称暴力死 ②由于生命或疾病发展规律以外的因素作用而提前发生的死亡
③最常见的是各种物理化学因素、生物学因素作用于人体所引起的死亡 ④按情节和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自杀、他杀、意外死。
10. 自杀死(suicidal death):指蓄意地自己对自己施加暴力手段中止自己的生命的事件。
11. 他杀死(homicidal death):被他人(1分)用暴力手段(1分)杀死(1分)。
12. 意外死(accidental death):指未曾预料到的、非故意的行为所造成的死亡。包括灾害死、意外事件死、自伤自残致死。
13. 根本死因(primary cause of death):是引起死亡的初始原因,是指引起死亡的原发性自然性疾病或暴力性损伤。
14. 直接死因(direct cause of death):指直接引起死亡的原因。是来自根本死因的致命性并发症或继发症。
15. 辅助死因(contributory cause of death):是根本死因之外的自然性疾病或损伤,它们本身不会致命,但在死亡过程中起到辅助作用。
16. 死亡诱因(inductive cause of death):即诱发身体原有潜在疾病恶化而引起死亡的因素,如精神情绪因素、劳累过度。这些因素对健康人一般不会致命,但对某些重要器官有潜在性病变的人,却能诱发疾病恶化而引起死亡。
17. 联合死因(combined cause of death):又称合并死因,是两种或两种以上难以区分主次的死因在同一案例中联合在一起引起死亡而共同构成死因。其中包括病与病、病与暴力、暴力与暴力联合致死。
三. 尸体现象
1. 尸体现象(postmortem phenomena):人个体死亡后,各器官、组织和细胞的生命活动停止,尸体在内外各种物理、化学及生物学因素作用下,发生的一系列变化所表现出的与活体不同的征象。以24小时为界分为早期尸体现象和晚期尸体现象。
2. 早期死后变化(early postmortem changes):指人死后24小时以内尸体发生的变化,主要包括超生现象、尸冷、尸僵、尸斑、肌肉松弛、皮革样化、角膜混浊、尸体痉挛、自溶和自家消化等。
3. 超生反应(supravital reaction):生物个体死亡后,其器官、组织和细胞在短时间内仍保持某些活动功能,对刺激发生一定反应的能力称为超生反应。
4. 尸冷(algor mortis):人死后,因新陈代谢停止、不再产生热量,尸体原有热量不断散发,使尸温逐渐下降至环境温度,或低于环境温度,称尸冷。
5. 尸僵(rigor mortis,cadaveric rigidity):人死后各肌群发生僵硬将关节固定而使尸体呈强直状态,称为尸僵。死后1~3小时开始,24~48小时开始缓解,3~7天完全缓解。尸僵与死者肌肉内ATP消耗密切相关。
6. 尸斑(livor mortis,hypostasis):尸体血液因重力而坠积于低下部位未受压迫的血管,并在该处皮肤呈现有色斑痕称为尸斑。
7. 肌肉松弛(muscular flaccidity):人死后肌张力消失,肢体呈软瘫状,称为肌肉松弛。肌肉松弛是最早出现的尸体现象,它几乎与死亡同时甚至在濒死期已经发生,待尸僵发生后(死后约1~2小时)即自行消失。
8. 皮革样化(parchment-like transformation):又称局部干燥。尸表皮肤较薄的局部或因表皮破损导致水分迅速蒸发,干燥变硬,而呈蜡黄色、黄褐色或深褐色的羊皮纸样的变化称为皮革样化。
9. 角膜混浊(postmortem turbidity of cornea):角膜的透明度减低,直至完全不能透视透视,呈灰白色样外观,称角膜混浊。分轻度混浊、中度混浊、重度混浊。
10. 尸体痉挛(cadaveric spasm,instantaneous rigor):将死亡发生时刻的姿势和动作(未经松弛阶段)直接进入尸体僵硬状态,称为尸体痉挛。死前有剧烈的肌肉运动,或精神处于高度兴奋或紧张状态。发生速度快、持续时间长,可保持到尸体腐败开始才缓解。
11. 自溶(autolysis):死后组织、细胞失去生活功能,受细胞自身酶的作用而逐渐溶解,
法医学名词解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