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GEIHUA1688】
道路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工准备
(1)、根据设计图纸放出道路中心桩,基桩以20m为一段,施工过程中应妥善保护。
(2)、对路基进行检测,以便对路基作出处理方案。
(3)、路基开工前,对树根、杂土、垃圾土、腐蚀土等必须清除,并另选符合要求的宕渣回填。
(4)、路基开工前,必须切实做好施工期间的排水措施和防汛措施,保证施工期间排水畅通。
、路床施工
(1)、挖土应由边到中,利于排水,分层循序进行,当挖到设计深度时,应根据土质情况注意预留碾压沉落度,在挖土过程中应保持一定的纵、横坡度,以利排水。
(2)、路基填料均采用宕渣,新填筑路基宕渣厚度最小为80cm,若局部路段不能满足该最小厚度,要超挖后回填。路基填料的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应符合下表的规定,采用宕渣填筑时,宕渣要满足一定的级配要求。路基填料中粒径在20mm以下的填料含量控制在10%范围内。路床及上路堤每层松铺厚度不大于30cm,下路堤每层松铺厚度不大于40cm。
①、宕渣填筑采取水平分层法,即填筑时按路堤横断面全宽分成水平层次,逐层往上填筑。配备推土机进行摊铺,并配备足够人力检平。粗细颗粒做到分布均匀,严禁用四齿耙等工具进行摊铺。当石块含量较多时,石块间隙需要以土或石屑铺撒填充。
②、宕渣路基的压实,拟采用CA25振动压路机分层碾压,压实厚度和压实遍数根据试验路段现场压实试验数据确定。
③、每层宕渣都必须经监理工程师检验,上层铺好后,在没有得到监理工程师的批准前,不得填筑下层填料。每层宕渣在路堤全宽都要很好成形,任何出现不规则或凹陷的表面应采取挖松、添加、移去或换土重铺的方法予以修正,并重新压实以保证表面平整和均匀。如在检验时发现宕渣层没有达到规定的压实度,需分析原因,采取措施更正。
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要求
路槽以下深度(cm)
CBR(%)
填料最大粒径
机动车道、辅道
非机动车道
填方
0~30
8
6
10
30~80
5
4
10
80~150
4
3
15
>150
3
2
15
挖方和零填
0~30
8
6
10
在路床宕渣回填进程中,不得有积水,回填逐段分层进行,先填低洼地段,后填一般地段,先填路中,再填路边,并按回填标高做好路拱和纵坡。
(3)、道路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取决于路基,为了确保工程质量达标,使路基压实度能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应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①路基修筑前应在取土地点取样进行击实试验,确定其最佳含水量与最大干密度,碾压前应先测定土的实际含水量是否符合或接近最佳含水量,路基碾压机具的选用与碾压遍数应根据土质情况确定,以达到设计所规定规范要求的压实度。
②压路机碾时,应按先轻后重,先稳后振,先慢后快,先边后中,先高后低。碾压后的轮迹要重叠,碾压轮应超过两个施工段的接缝。
③碾压时,沿中心线方向进行,压路机行车速度均匀,再次轮迹重叠宽度为30—50%。
④在路口及弯道处压路机边开边借道,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采用小型夯土机分层夯实,夯击面在纵横方向均应相应重叠一半,防止漏夯。
(4)、路基压实标准
路基压实度(%)
路槽以下深度(cm)
机动车道、辅道
非机动车道
填方
0~30
≥96
≥93
30~80
≥96
≥93
80~150
≥94
≥90
>150
≥93
≥90
挖方和零填
0~30
≥96
≥93
2、特殊路基施工方法
、浅层淤泥软土换填和水塘填塘路段施工方法
(1)、基底处理
地基遇水塘路段,应沿路基两侧临时筑堰,抽干积水,并挖除塘底淤泥至原状土;浅层软土置换区域按要求全部挖除淤泥软土。
(2)、回填
①、回填之前在清理好的基底铺设一层30cm厚的砂砾垫层碾压平实作为透水隔离层,砂砾最大粒径小于50mm。
②、砂砾垫层以上铺设一层双向拉伸塑料土工格栅,土工格栅每延米拉伸屈服力≥50KN/m,纵横伸长率5%,网格尺寸20×20cm。
③、回填料为二灰土(熟石灰:粉煤灰:土=1:2:2),每层厚度不超过30cm,分层填筑压实至地表。
④、回填二灰土至地表后,再铺设一层双向钢塑格栅,每延米拉伸屈服力≥50KN/m,纵横伸长率5%,网格尺寸10×10cm。土工格栅在路基横向不宜设接头,即格栅纵向与道路横向一致,两幅格栅之间搭接采用塑料带绑扎,绑扎间距25cm,两幅间搭接宽度大于20cm,并在铺设的格栅上每隔2m用U型订固定于地面。铺设完毕的土工格栅应及时回填覆盖防
道路施工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