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防霾口罩“国标”实施
随着冬季来临,雾霾天气增多,口罩成为抢手货。国家标准《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于2016年11月1号起正式实施
,由低到高依次分为四级,并加入了甲醛、荧光剂、pH值、微生物等安全性指标。
标准将口罩的防护级别由低到高分为D、C、B、A四个等级,对应适用的空气污染等级。
《规范》,将口罩分为四个等级,过滤后吸入体内的空气质量达到良及以上水平才是合格的
市场上所售的口罩种类繁多,不同品牌口罩执行的标准也各不相同。有的执行国内标准,有的执行国外标准,还有部分口罩并没有对此进行标注。
此前,,最终检测结果也是参差不齐。
A级对应“严重污染”,;D级对应“中度及以下污染”,。
要求口罩应能安全牢固地护住口鼻,不应存在可触及的锐利角和锐利边缘。考虑到佩戴者行走时的安全性,标准规定口罩下方视野应不低于60度,避免因口罩拱形设计过高影响佩戴者的视线。
有业内人士指出,口罩的舒适性跟防护性是一个相互矛盾的指标,通常口罩防护性能越高,舒适度相应也会降低,因此不太建议消费者超级别佩戴口罩。
空气污染指数划分为0-50、51-100、101-150、151-200、201-250、251-300和大于300七档,对应于空气质量的七个级别,指数越大,级别越高,说明污染越严重,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越明显。
空气污染指数为0-50,空气质量级别为I级,空气质量状况属于优。此时不存在空气污染问题,对公众的健康没有任何危害。
空气污染指数为51-100,空气质量级别为II级,空气质量状况属于良。此时空气质量被认为是可以接受的,除极少数对某种污染物特别敏感的人以外,对公众健康没有危害。
空气污染指数为101-150,空气质量级别为III(1)级,空气质量状况属于轻微污染。此时,对污染物比较敏感的人群,例如儿童和老年
防雾霾口罩国家标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